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用微型电子计算机采集计算昆虫吊飞数据成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昆虫吊飞装置是用来研究昆虫飞翔力及有关飞翔生理、生态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测定人工饲养昆虫的飞行活动机能,作为评价饲养效果的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粘虫等害虫迁飞机制研究的质量与工作效率,我们于今年春季开始,在原有昆虫吊飞装置的基础上(详见《植物保护》1982年第6期),对飞行磨等作了较大的改进,改进后的飞行磨底盘体积为16×10×3.5立方厘米,是原飞行磨体  相似文献   

2.
农药雾滴在吊飞昆虫不同部位的沉积分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翔的昆虫对农药雾滴不只是被动的接收靶体,它对不同粒径的雾滴有一定的选择捕获能力。作者在试验风洞中初步研究了粗雾滴、细雾滴两种喷雾方法在模拟昆虫靶标和吊飞活体粘虫靶标上沉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靶体形状对雾滴沉积有很大影响,雾滴在尖细靶标(触角、腿)上沉积量(μg/cm~2)远高于粗大靶标(体);农药雾滴在吊飞昆虫上的沉积量一半在翅上;雾滴粒径对其在靶标上沉积分布有很大影响,同样施药剂量下,吹雾法(43μm)药剂在吊飞粘虫上的沉积量是常规喷雾法(181μm)的1.49倍。  相似文献   

3.
粘虫飞翔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粘虫 Mythimna separata(Walker)飞翔活动频率和飞翔能力随蛾龄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22~24℃条件下,4~8日龄飞翔活动最频繁,5~7日龄飞翔能力达到最强。吊飞24小时,可平均累计飞翔23.7小时,190.386公里;吊飞72小时,最多可连续飞翔41.42小时,累计飞翔431.699公里。飞翔速度一般在2~4米/秒范围内,其中少数个体达5.3米/秒,众数为3.1米/秒。顺风飞翔,粘虫飞翔速度随风速的增加逐渐降低。其逆风飞翔的最大风速平均为4.4米/秒(以上速度、距离系修正值)。飞翔能力与营养,特别是成虫期的补充营养关系密切。飞翔的适宜温度为11~32℃,最适温度在17℃左右,下限约为8℃。飞翔活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光照为0.3勒克斯,飞翔活动开始减少,5勒克斯以上完全停止飞翔。飞翔活动有两个峰,其一在晚18:45~21:00,其二在翌日凌晨1:00~5:00。粘虫蛾的卵巢发育和产卵情况,吊飞的与未吊飞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的影响,采用昆虫飞行磨技术测定了不同温度处理的草地贪夜蛾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整个世代在5种不同温度(20、24、28、32和36℃)下饲养羽化的2日龄成虫吊飞10 h的飞行能力差异显著(P0.05)。其中24、28和32℃条件下饲养的个体飞行能力较强,32℃时达到最大值,其平均飞行距离最远,为(29.48±2.73)km,平均飞行时间最长,为(7.21±0.45)h,平均飞行速度也最快,为(4.02±0.19)km/h。飞行距离超过30 km的个体占40%,飞行时间超过8 h的占45%。低温(20℃)或高温(36℃)条件下饲养羽化的2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吊飞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也有影响。28℃条件下饲养羽化的2日龄成虫在5种温度下(16、20、24、28和32℃)吊飞10 h的结果显示,尽管不同吊飞温度下成虫平均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平均飞行距离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草地贪夜蛾适宜飞行的温度范围较广。试验结果为揭示草地贪夜蛾迁飞行为规律及预测预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草地贪夜蛾起飞蛾龄以及迁飞在种群成灾中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草地贪夜蛾不同蛾龄飞行对其生殖及寿命的影响, 为草地贪夜蛾迁飞规律和致灾机制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不同日龄的雌蛾进行吊飞飞行试验, 测定其飞行能力的变化以及对雌蛾后续生殖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 羽化后不同日龄的雌蛾吊飞8 h的飞行能力差异显著(P<0.05)。1日龄雌蛾即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 但飞行时间和距离最短。随着蛾龄的增加雌蛾飞行能力增强, 3~6日龄时飞行能力达到最强(4日龄飞行速度除外), 7日龄时飞行能力下降。与未飞行的对照相比, 1、2日龄雌蛾吊飞8 h处理的产卵前期无显著变化(P>0.05), 但3日龄吊飞8 h后产卵前期则显著延长(P<0.05); 1日龄吊飞后产卵量显著增加, 3日龄吊飞后则显著减少(P<0.05); 1~3日龄雌蛾吊飞后产卵历期、交配率和寿命均无显著变化(P>0.05); 种群产卵同步性(PFO)在2日龄吊飞后显著加强, 且1~3日龄吊飞后PFO四分位间距均小于对照。这表明, 草地贪夜蛾雌蛾可能在羽化后1~2日龄起飞, 此时飞行不仅不会付出生殖代价, 而且还会一定程度地促进成虫快速产卵、提高产卵量并增强种群产卵同步性, 从而容易造成田间迁入种群快速、集中产卵, 导致孵化的幼虫数量同时急剧上升, 引起迁飞成灾。  相似文献   

6.
张志涛 《植物保护》1984,10(3):17-18
昆虫飞翔记录装置是笔者为记录昆虫自主飞翔的时刻和频率而设计的,经使用表明能较好地反映昆虫自身飞翔的习性和节律。 装置由养虫箱、感觉器、声电转换、前置放大、选频放大、鉴幅、鉴时和波纹记录等八部份组成。 1.养虫箱 供试昆虫按常规方法饲养在养虫箱内。为减少对飞翔的影响,在保证感觉器触丝有较高频率的情况下,养虫箱尺寸  相似文献   

7.
一种可防治鸭跖草的昆虫张秀荣,潘洪玉,王浩,陆宝琪,丁长顺(中国吉林长春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130062)(长春81021部队农场152242)盾负泥虫Lemascutellaris(Kraatz)在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可安全越冬。成虫飞翔力弱,一次飞行距...  相似文献   

8.
显微注射dsRNA以实现系统性干扰,是一种有效且能准确评估基因功能的常用方法。试验靶标昆虫由于个体较小、活力强,注射前需要先适当麻醉。待显微注射dsRNA完成后,麻醉效应解除,方进一步开展表型测定试验。不同麻醉方法可对昆虫的麻醉效果、麻醉后生理和行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选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对显著减少RNAi显微注射试验误差,提升干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褐飞虱为评估对象,比较应用不同配比的乙醚与乙酸乙酯混合液麻醉,以及应用低温麻醉对褐飞虱的麻醉效应,并测定不同的麻醉方法对RNAi显微注射试验中褐飞虱存活率的影响。麻醉剂处理随乙酸乙酯的浓度升高,褐飞虱的苏醒时间延长。应用不同麻醉方法对RNAi显微注射试验中褐飞虱存活率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乙醚:乙酸乙酯(1:2),乙醚:乙酸乙酯(1:1),乙醚,乙醚:乙酸乙酯(2:1),乙醚:乙酸乙酯(3:1),冰上20min,冰上40min。推荐乙醚:乙酸乙酯(1:2)混合液作为最优麻醉处理应用于褐飞虱RNAi显微注射试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小昆虫飞行磨对5日龄草地螟阿格姬蜂进行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吊飞处理后,测试其体内糖原,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温、湿度对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有显著影响。在最适温度20~24℃、湿度55%条件下飞行时,草地螟阿格姬蜂主要飞行能源物质(甘油三酯和糖原)消耗最少,并且其飞行单位距离所需的甘油三酯也最少,即能源利用效率最高,不适温、湿度条件下甘油三酯的消耗增多,但温、湿度对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会因性别的不同而异。高温下飞行时,雌虫比雄虫消耗的能源物质多;在高湿或低湿条件下,同样也是雌虫比雄虫消耗的多。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已发现的昆虫病毒名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是什么?很难以三言两语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随着岁月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综合现代的观点,可以认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约20—300um大小的传染因子,从化学方面来说,它是一个以自身DNA或RNA作为复制的遗传物质,以旦白质作为保护外壳的粒子;从结构功能来说,它是以核苷酸构成基因组的表达因子;从增殖过来说,它只能在活体内增殖,并利用活细胞的合成抗器来合成完整的粒子。那么,什么叫昆虫病毒呢?就是以昆虫作为宿主、并在宿主种群中发生流行病的病毒。它能在昆虫体内进行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或从一个个体进入另一个个体的水平传播,也能进行病毒核酸自我复制的垂直传播。因为病毒是昆虫的特异性病原,可  相似文献   

11.
灰飞虱体内沃尔巴克氏体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既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媒介昆虫,也是我国水稻上的主要害虫。Wolbachia是存在于飞虱等多种昆虫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它们能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寄主的生殖,包括诱导细胞质不亲和、孤雌生殖和遗传上的雄性雌性化等。目前对这类微生物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Wolbachia在灰飞虱体内的分布、传播方式及其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利用其生物防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柬埔寨简易避雨大棚内进行黄板诱虫试验,初步掌握了网纹甜瓜田间昆虫的种群结构是以烟粉虱、斑潜蝇、果蝇、蓟马、绒茧蜂等为主。分析了黄板不同悬挂方位对主要昆虫诱虫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黄板悬挂在瓜架上部或下部比悬挂在中部诱虫效果明显,且对几种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悬挂方向对诱虫数量没有差异显著性。本试验对吊蔓栽培作物如何合理利用黄板开展害虫预测预报与防控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在广东省昆虫病原真菌资源调查中发现的一种经常在褐飞虱种群中引发流行病的昆虫病原真菌进行了研究.经鉴定,该菌为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tphacis),并就其感染飞虱后对褐飞虱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该菌初生分生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测定.为开发利用该菌防治褐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省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面积不断扩大,本文在飞防区防治前后随机采取昆虫样本,以研究飞防喷药对昆虫及其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t+病毒、灭幼脲、苦参碱.烟碱乳油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的各试验区内,调查发现飞机喷药防治前后各试验区出现的优势类群均为蜘蛛、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灭幼脲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所增加,且差异显著;Bt+病毒和苦参碱.烟碱乳油飞防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昆虫为了进行取食、栖息、避敌、交配、繁殖,必然会出现扩散和迁飞等活动。有些昆虫在一定季节内,由于在生长发育的某个特定阶段,有规律地、定向地、长距离地飞行,称为迁飞。昆虫迁飞是一种滞育的地理上的转移,是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高度的适应性。如飞蝗、粘虫、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七星瓢虫、棉铃虫、草地螟、竹螟、斑蝶等。绝大多数昆虫能作不同程度的扩散。有些能通过爬行、牵丝、飞行等活动作主动扩散;有些则受风、雨等自然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是东南亚、东亚水稻产区的重要害虫。栽培丰产的抗虫水稻品种是防治该虫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由于作物抗虫性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寄主与昆虫相互作用的表现,不同环境条件对作物抗虫性有影响。本文从气候因素、土壤肥力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抗虫品种和褐飞虱及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等几方面概述了环境因素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化学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敌昆虫在害虫的自然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化学农药在防治靶标害虫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天敌昆虫的生存,并对其中部分个体存在亚致死效应.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介绍了亚致死剂量化学农药对天敌昆虫行为、生理、生物学等方面的影响,论证了该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褐飞虱对甲胺磷和噻嗪酮代谢抗性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作者分析了褐飞虱对噻嗪酮、甲胺磷的代谢抗药性。室内生物测定显示褐飞虱对甲胺磷的抗性与虫体酯酶活力升高有关,而对噻嗪酮的抗性则主要是由于多功能氧化酶活力的提高。褐飞虱的个体酯酶活力测定表明,甲胺磷抗性群体中的酶活力中等以上的个体频率明显增加,达26.08%,比对照种群提高14.65%;噻嗪酮抗性群体显示相似趋势,但酶活力中等以上的个体频率增幅较小,为20.74%,比对照提高9.31%。说明褐飞虱对这  相似文献   

19.
昆虫学家们很久以来就认识到大量昆虫在温暖的日子里可被散布在数千英尺的高空中。采集高空昆虫的人曾设想过这些昆虫是能存活的。然而他们用以捕集的各种方法都把大部份昆虫弄死了,因此无法估算其死亡率和成活力。另外也有一些昆虫学家不大相信藉这种飞翔作为正常的扩散方法的昆虫,究竟有多大的生命力。也许是由于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为研发基于植物精油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驱避剂和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引诱剂,利用嗅觉仪测试了6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下对褐飞虱和稻虱缨小蜂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6种植物精油对褐飞虱和稻虱缨小蜂行为的影响具有种类差异性,不同植物精油对昆虫的行为影响有较大差异。此外,褐飞虱和稻虱缨小蜂对植物精油的嗅觉反应还与精油浓度有关,精油浓度范围在100~5 000 mg/L时,山楂油、白木香油、金银花油、肉桂油和鱼腥草油对褐飞虱雌成虫表现出明显的趋避效果,其中山楂油和金银花油的驱避效果最好,二者在100、500、1 000和5 000 mg/L这4个浓度下均能显著驱避褐飞虱。0.1 mg/L和1 mg/L浓度的山楂油、0.1 mg/L浓度的白木香油和1 mg/L浓度的丁香花蕾油对稻虱缨小蜂雌成虫有较强的吸引力。较高浓度10 mg/L的鱼腥草油对稻虱缨小蜂有明显的驱避性。表明植物精油可以明显地影响褐飞虱和稻虱缨小蜂的行为,可作为行为调控物在"推-拉"策略中防控褐飞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