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提升江苏棉花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江苏棉花产业的现状 江苏是全国的主要产棉区。1981~2002年江苏累计种植棉花面积1094万公顷,占长江流域面积的35%。位居该流域棉区首位,约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10%,列全国第五。江苏也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自1999年以来全省年纺织用棉稳定在50万吨以上,目前年纺织用棉量发展到现在的13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的1/5。棉花生产对江苏棉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棉花主产区,棉农80%以上的收入来自棉花;全省纺织工业棉纺生产能力超过480万锭,占全国的14%;  相似文献   

2.
1993年棉花生产的气候分析肖望舒(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我省棉区地处长江流域中游南岸和鄱阳湖水系两岸,由于受季风和台风外围影响,近40年内出现了10年大小涝灾,1993年的天气也是涝灾年,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5、7、8、11月份多而温低寡照天气,对棉花生...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播种密度(X1)、尿素形式氮施用量(X2)、缓释肥形式氮施用量(X3)和化控次数(X4)的四个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辽河棉区进行棉花优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度为75000株/hm2、尿素施用量为0 kg/hm2、缓释肥施用量为205 kg/hm2、化控次数为一次时,可以得到最高子棉产量为4474.75 kg/km2,为模型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洞庭湖棉区的澧县、安乡、汉寿、桃源、临澧、南县、华容、沅江主产棉县进行了基质育苗技术示范、油后直播棉试验示范、控/缓释复合肥效果示范、高产创建的示范片建设和病虫革害简化防治技术研究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对各示范点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变化较大,以棉油二熟栽培方式为主的洞庭湖植棉区灾害性天气频发,特别是9月份以后的低温(寒露风)来得过早,对棉花高产、稳产、优质形成了较大的自然灾害。为适应气候的变化,选择早熟性好、适应性强、优质的棉花品种,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针对鄂北棉区棉花生产中异常气候影响较大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选好品种、在适宜播期内偏晚播种、轮作换茬、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科学调控、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抗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泾阳棉区棉花产量与光温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表明,泾阳棉区皮棉单产与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74*);与6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r=0.78*);与8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5~9月份的降雨对泾阳棉区棉花高产属不利因素。通径分析结果,8月份的平均气温对皮棉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dy·x2=0.343942);6月份的平均气温通过8月份的平均气温对皮棉产量产生的间接影响(dy·x1x2=0.149314)和6月份的平均气温通过6月份的日照时数对皮棉产量产生的间接影响(dy·x2x3=0.148065)相似,且都较大。  相似文献   

8.
《江西棉花》2010,32(2):1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发布调查报告称,由于植棉收益低且不稳定,2010年全国棉花种植意向面积同比减少4.9%,照2009年植棉面积5030khm^2减至4784khm^2上下。  相似文献   

9.
2011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对国内新育出的12个棉花新品种(组合)在鄱阳湖棉区的6个产棉大县安排了展示,以赣棉杂1号为对照。从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纤维品质、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过1年的展示结果表明各新品种(组合)的综合性状均表现较优,从而推荐中棉所66、赣棉杂109、亚华棉10号在鄱阳湖棉区推广,ZZS-2、冈04、冈03、GZ-8、农大棉9号、XT0706可扩大示范,中棉所63、湘杂008F1在适宜区域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鄱阳湖棉区春棉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情况下,比较早熟品种中棉所50、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和中熟品种中棉所49的生长发育表现。结果表明:一是中棉所50生育期有延长的趋势,中植棉2号和中棉所49生育期有缩短的趋势,三者霜前花率均提高;二是与中植棉2号相比,中棉所50生殖发育起步较早且速度快,单株成铃数与之相当,但由于铃小,产量最低,而中棉所49生殖发育起步与中植棉2号相当,但后期发育缓慢,单株成铃数最少,产量较低;三是由试验结果初步判定,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产量最高,更适合该植棉区种植,早熟品种中棉所50若增加密度且作为夏棉直播与其他作物套种或连作,可大幅度提升棉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种植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直播在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一直比其它种植方式缓慢,产量也最低;油后基质育苗移栽前期的生长发育缓慢,虽然后期逐步赶上,但产量仍然不是很高;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在前期生长发育仅次于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且在后期表现了良好的生长发育劲头,晚秋桃相对较多,产量最高;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在生育前期一直处于领先优势,但到后期这种优势逐渐减弱,导致其最终的产量并不是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南安乡棉区影响棉花生产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大棵稀植为适当密植、大肥大水为施用缓控释肥、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为油后直播的轻简高效且环保的栽培技术模式,并建议安乡棉区培育早、密、矮棉花新品种和加强棉田水利建设,以适应现代棉花的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2010年南平市烤烟生长发育期间气温、降水、日照3个主要气候因子对烤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平均气温、光照和降雨正常,但出现的冰雹对部分烤烟造成灾害;4月低温多雨,不利于烟株早生快发;5月多剧烈天气,冰雹、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多发,灾情较严重,对烤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6-7月光照不足,低温多雨不利于干物质累积,影响品质;6月中、下旬南平市出现持续性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各县市均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烤烟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总体来说,2010年南平市烤烟生产的农业气候条件较差,烟叶产量和质量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枯黄萎病区棉花纤维品质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棉花市场的逐步放开,为适应内需外销的需要,提高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以长江流域枯黄萎病棉区为例,利用灰色系统建模与预测技术,试对长江流域枯黄萎病区棉花纤维品质发展趋势作一分析,为育种工作者预测工作前景、修正育种目标、提高选择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植棉区是山东省重要棉花产区,一直以一熟制棉花种植为主。这种单作种植方式导致植棉效益降低,棉田面积大幅减少,严重制约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该区植棉效益和面积仍呈下滑的态势,棉花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针对上述情况,以提高植棉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攻关为突破口,创建了适宜黄河三角洲植棉区推广应用的棉花与西瓜同膜带间作增效种植模式,并制订了规范化技术规程,促进该区棉花产业升级和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作者长期从事棉花研究的经验总结,并在冀东棉区实践,分析了种子质量、气候条件、土壤环境、肥料种类及施用技术、播种技术五个方面制约棉花一播全苗的因素,并针对主要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棉花适宜播种期气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棉花适宜播种期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适宜于棉种萌发的播种层土壤温度和晚霜冻终止出现的日期.本文着重考虑的是5cm深土壤温度指标.通过对1997~1999年连续3年杭州和慈溪二地日平均气温和5 cm深日平均地温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日平均气温与5 cm深日平均地温二者相关系数极为显著.由回归方程推算,当5 cm深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14 ℃时相应的日平均气温值约为13C,并由此推算出浙江省棉花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中棉所53为试材,设置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钵育苗移栽和油棉营养体育苗套栽4种种植方式,进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和纯收益;基质育苗移栽投入较少,纯收益较高;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并没有优势;油后直播方式虽然产量低,但人工投入少,生产成本低,适合劳动力缺少的家庭或农场应用,但要考虑天气因素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