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中国植物志》第9卷第1分册为标准参考书目对中国37属500多个竹种的称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归类,结果发现竹种学名的异名有1~12个不等,中文名字异名数量有1~16个不等,涉及的竹种数量超过半数以上,许多为常见的竹种。竹种异名的称谓大多来源于竹种的形态、色彩、用途和地域。通过对竹种称谓的系统分析、归类整理,为竹类种质资源的清查和引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抗寒性竹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收集引种的竹类植物22属108个竹种(含变种或变型)生长情况和冻害程度调查,将该院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的竹种抗寒性划分成5个等级,提出了一批值得发展推广的抗寒性强和比较强的观赏、经济竹种;同时,对抗寒性一般及抗寒性弱和极弱的竹种的引种与栽培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30个竹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为竹亚科部分植物的分类及种质鉴定提供参考,利用优化的ISSR-PCR体系,筛选出18个多态性较好的的引物,对30个竹种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18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位点占1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个位点,且DNA片段长度在200—3 000bp之间;30个竹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41 4,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644 44;在遗传距离0.51处进行ISSR聚类分析,可以将竹种分成6组,这与传统的分类大多比较吻合。说明30个竹种具有相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库,各竹种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ISSR技术分析竹种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可作为竹种分类的参考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三元区现有竹类标本园,通过对104种中39个竹种的产笋期、年产笋量,以及鲜笋的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17个较具开发潜力的四季笋用竹种,并提出了配置模式,为笋用竹林基地建设提供竹种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百色右江干热河谷地带引种55个竹种,初步研究了竹种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引种的55个竹种,总体成活率在8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均正常萌发出笋,初步表明这些竹种可适于右江干热河谷区域种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的15个竹种调查其栽植当年的出笋量及笋生长状况,结果显示,15个竹种间出笋量和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银丝竹的出笋量最大,发笋能力最强;龙头竹、金秀甜竹、黄金间碧玉竹、大绿竹4个竹种笋生长量较大,可作为材用竹种发展;紫线青皮竹的出笋量、笋生长量均相对较大,为比较理想的高经济价值竹种。  相似文献   

6.
基于安吉竹博园改扩建的引种工作,研究调查了17属、148个全冠种植竹种不同季节造林成活率,分析了影响竹子造林成活率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竹种的造林成活率不仅与竹种的生活环境相关,而且与季节,水分,温度,竹种的生物学特性,引种距离,以及引种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充分了解这些因子,对于竹种引种工作者以及生产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种福建特有观赏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唐竹、橄榄竹、少穗竹为福建观赏竹开发生产及园林应用中极具观赏价值与应用前景的特有竹种,针对在竹种的形态特征上还存在模糊认识等问题,对这三个竹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在园林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贵州主要竹种的纤维及造纸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贵州产22个竹种纤维及造纸性能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年龄及种源对它组影响,进而分析了竹种组内竹种间和竹种的间纤维及造纸性能指标的差异,据此,将贵州竹浆原料分成4类,阐述了竹浆竹种选择的4项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利用四川的乡土竹种慈竹和绵竹,测定分析了2个竹种的理化性质和纤维形态,并与毛竹及常见的阔叶材和针叶材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在化学成分上,2个竹种的抽提物含量均小于毛竹,而介于针叶材和阔叶材之间,2个竹种的综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毛竹,木质素含量与毛竹接近,但灰分含量远高于毛竹、阔叶材和针叶材;2)在物理力学特性上,2个竹种竹材密度略低于毛竹,顺纹抗压强度均明显高于毛竹,且优于强度较高的阔叶材马占相思木,2个竹种的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均明显高于毛竹,抗剪强度与毛竹接近,表明2个竹种力学强度均较大,可以用作结构用竹或建筑用竹;3)在纤维形态上,慈竹和绵竹的平均纤维长度分别为0.63和0.67 mm,均小于毛竹,且纤维长度多为500~1 000和1 000~1 500 μm,2个竹种的纤维长宽比均在45以下,表明慈竹和绵竹均不适于作为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观赏竹种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州赤水市、贵州江口县、浙江安吉县和四川长宁县引进20个观赏竹种,在贵阳清镇市进行引种试验,通过3年连续观察20个观赏竹种的适应性和观赏性,初步筛选出3个适宜竹种,分别是紫竹、黔竹、小琴丝竹。目前,对筛选出来的3个竹种进行扩繁,下一步将推广应用至贵阳市城市景观打造中。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庆元山区毛竹林开发的历程,分析了毛竹林开发的潜力、优势和发展前景,总结了近几年来毛竹林园区开发经验,形成了以园区开发为模式的毛竹林开发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新平县的老厂乡是典型的彝族乡镇,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挖笋制丝,作为贡品。直至今日,竹林面积近4900hm2,而且是集中连片分布,可谓是"滇中第一大竹园"。这么丰富的竹资源却因没能引进资金和技术而未能得到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更不用说形成成熟的竹产业。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地区民族竹文化进行考察和开发,研究民族贫困地区竹文化旅游开发在竹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浙江安吉县实施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的出台,浙江安吉县毛竹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并在较长时期处于低价徘徊,直接影响了竹农的经济收入和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出现了毛竹林抛荒失管现象。为保障竹林经营者的基本收益,扶持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安吉县探索实施了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措施。文章介绍了安吉县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的提出、方案设置以及实施2年来的实践情况,探讨了该保险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徽广德优良竹类种质资源异地收集保存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类种质资源是竹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为了收集和保护安徽省的竹类种质资源,广德县林科所承担了"广德优良竹类种质资源异地收集保存库建设"项目。项目共收集保存竹子20属222种,保存各类活体竹株30余万株;同时,开展了相关竹类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等系列研究,为优良竹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竹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在介绍竹子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竹子在中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竹子在园林造景中存在着乡土竹种利用挖掘不充分,理论结合实践不紧密,生态效益挖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依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对顺昌县国有林场的2 278.5 hm2毛竹林通过改进传统经营方式在6年(3个大小年)内产生的碳汇进行计量。结果显示,毛竹林年均项目减排量为25 563 t CO2-e,并成功实现了竹林碳汇交易。竹林碳汇交易的实践表明,要达到毛竹碳汇计量标准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将毛竹收获年龄从3度竹延长到4度(含)以上,优化竹林径阶结构和空间结构,使竹林结构达到稳定可持续状态,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目标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安吉县竹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本文选取了安吉县2010-2015年春、秋季共10次招聘会的招聘数据信息,对安吉县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吉县竹产业招聘企业和岗位数量及其比例均不断下降,反映了安吉竹产业正处于逐步下行的趋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也在不断下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竹产品市场份额减少,产品相对过剩;中西部竹产业发展带来冲击;在竹资源培育方面投入劳动力不足,在加工方面机械化程度低;竹产业自身转型急需升级等,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自然分布竹类资源19属60种,天然竹林面积14 317hm2,占西双版纳总面积的5.92%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竹类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人工栽培与利用以及迁地保护等方面研究,并在园内建立了一个面积为8 hm2竹类资源迁地保护区。到目前为止,已从中国热区和东南亚国家收集保存竹类资源27属211种,现已有11种开花结果,用其种子繁殖育苗并栽培同一区内,长势较好,该竹类资源的迁地保护已成为中国从事竹类资源植物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基地,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贮备。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传入的七夕传说与日本固有的祭竹信仰结合,在日本悠久的竹文化信仰土壤中不断融合、发展,至近代形成独特的以竹为主体的日本七夕节日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江西资溪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溪县位于中国毛竹资源富集区,是江西省首个“中国特色竹乡”,毛竹产业历来是当地的传统富民支柱产业之一,加快毛竹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将有助于推动资溪县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文章总结了近年来资溪县在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中突出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对实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