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绿色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浸种和叶面喷施两种方式处理玉米,通过对玉米幼苗的出苗率、根长、苗高、过氧化物酶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等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各项指标的测定,研究木霉L24菌株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的出苗率、根长和苗高等均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玉米过氧化物酶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生防菌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等6种药用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棘孢木霉F_2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菌丝体可以通过空间竞争对病原菌进行抑制,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 90%,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的抑制率达100%;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稀释5倍对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92. 6%、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2. 6%、对离体感病叶片的防治效果为74. 0%;病害发生前使用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预防,接种病原菌7、15 d后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3. 4%、81. 7%;病害发生后使用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防治,相对防效为52. 6%。试验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张敏  胡丽  杨春平  陈华保  杨继芝  龚国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65-1766,1785
[目的]探索木霉L24菌株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试材,采用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浸种和叶面喷施2种方式处理小麦,测定并比较小麦幼苗形态与生理生化的各项指标。[结果]木霉L24菌株浸种与喷施2种方式处理对小麦的根长、叶面积和苗高均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小麦过氧化物酶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其中,木霉L24菌株低浓度浸种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低浓度喷施处理有利于增加苗高,而低浓度喷施和浸种处理则利于增加叶面积;喷施300倍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1.9455mg/g);喷施500倍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浸种300倍处理的POD活性最高(1.50×10-3U/g);喷施高浓度处理更利于小麦MDA含量的降低。[结论]该试验证明了木霉菌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4种杀菌剂对金针菇菌丝及绿色木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4种杀菌剂对金针菇菌丝及绿色木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菌剂和同一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及金针菇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0.833 g/L即可完全抑制2种菌丝生长;福美双、氢氧化铜在使用浓度分别为0.375~0.188 g/L和0.963~0.481 g/L时,既能抑制绿色木霉的生长,又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可望在金针菇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秀英  尹大川  邓勋  IlanChet  宋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38-13839,13854
为了确定试验菌株是否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对其菌丝体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和Genbank基因库比对,并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其室内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试验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89 bp;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比对,试验菌株与绿木霉的相似率为98%,可以确定此菌株为绿木霉,Genbank登录号为HM046564; pH对绿木霉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培养基而不同,其中绿木霉在pH =5 ~7的范围内均能较好地生长;供试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酒石酸铵和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6.
绿色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绿色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孢子数量为4.03×1011个/g)为有效成分,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木霉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配方,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田间验证。通过助剂种类和含量的筛选,得到30%木霉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其组成成分及各自质量分数为:木霉分生孢子粉30%、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7%、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5%、拉开粉2%、硅藻土53%。植物生长试验表明,该制剂800倍稀释液对2种白菜品种有很好的促生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对玉米纹枯病和玉米褐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分别为52.88%和56.28%。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方法,测定了3种浓度的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对玉米进行浸种和喷雾混合处理后,玉米植株中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经木霉L24菌株制剂处理后,与直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照相比,玉米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3种浓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稀释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4%。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植株造成的胁迫作用,进而起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以分离自枇杷主干韧皮部的内生木霉P3.9菌株为供试菌株,以菌丝生长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组合液体发酵培养液,碳源、氮源、pH及其接种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液为马铃薯浸汁,碳源为D-果糖,氮源为磷酸二氢铵,pH 7.0,接种量为1.5%;正交试验表明其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培养条件为马铃薯浸汁,在其中添加2%D-果糖、0.05%磷酸二氢铵、pH 6.0、接种量为1.5%。按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培养,最高菌丝干重可达5.1 mg/m L。  相似文献   

9.
不同木霉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木霉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和防病作用的差异,筛选出高效菌株,为利用木霉菌防治土传病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与致病菌对峙培养,研究竞争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能限制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扩展,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H菌株竞争作用最强,菌丝扩展抑制率为67.70%。试验发现木霉菌株能够通过紧贴、缠绕、穿透等方式寄生于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上,最后引起菌丝断裂,细胞内容物外泄。通过无菌滤膜过滤获得的不同木霉菌代谢产物抗生作用明显,TH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9cm,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7.19%和68.35%。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育苗时施加木霉菌株不同程度控制苗期黄瓜枯萎病的发生,TH菌株防病作用最强,防效为64.34%,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V菌株促进黄瓜生长作用最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质量分别增加42.81%和86.92%。  相似文献   

10.
四种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及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甲基托布津等 4种常用杀菌剂对绿色木霉 (Trichodermaviride)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 ,菌毒清对绿色木霉及平菇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1 2 8μg/ml即完全抑制两种菌丝生长 ;甲基托布津在 2 56μg/ml的浓度下能完全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 ,对平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 ,可以作为拌料剂在生产中应用。多菌灵、克霉灵抑制绿色木霉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菜薹花药培养出胚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菜薹、白菜薹、菜心2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方式对不同品种菜薹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15个品种的花药诱导出胚,各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显著;红菜薹、白菜薹、菜心中出胚率最高的分别为H08-4(1.38胚/蕾)、B08-7(,0.757胚/蕾)、C08-4(0.682胚/蕾);采用Keller培养基+10%蔗糖+0.1%活性炭作为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基;花药培养出胚率以接种在双层培养基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放线菌Z139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陕西秦岭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1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Z139,经初步鉴定为小多孢菌属红棕褐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rabrobranea)的一个变种。该菌株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979,0.505,1.733,0.425和0.849mL/L,对玉米大斑病菌、番茄叶霉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709,0.375,0.445和1.333mL/L。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98.6%和86.1%。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的冬性强弱,找出其适宜的春化时间,以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试材,在3℃条件下分别对萌动种子春化处理10、15、20、25 d,调查不同春化时间对各品种现蕾开花的影响,综合评价植株现蕾开花早晚及开花期植株形态。结果表明,奶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0 d,青梗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5 d,乌塌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0 d,京水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5 d。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冬性由弱到强为奶白菜、青梗白菜、乌塌菜、京水菜。  相似文献   

14.
旋覆花花序氯仿萃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旋覆花的农用杀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旋覆花花序氯仿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并测定了其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剂量为1.0 g/L时,氯仿萃取物对小麦全蚀病菌、西瓜炭疽病菌、葡萄炭疽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果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50%以上,其中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高达100%;对西瓜炭疽病菌和番茄果腐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2.90%和82.92%。在10.0 g/L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黄瓜灰霉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分别为54.27%和76.68%(48 h),其中保护效果与对照药剂0.4 g/L施佳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毕亚玲  王渡  黄保宏  张文同  张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09-15310,15313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在供试提取物质量吸度为10 mg/ml时,72 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抑制率为71.36%,且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随着吸度的增大而增强,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2.93 mg/ml,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5.31 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拮抗放线菌M18的分离鉴定及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山西大同地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的链霉菌菌株M18,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的黄色类群(Streptomyces. flavus)。杀菌活性测定表明:M18菌株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有拮抗作用,抑菌圈透明且直径达到了20 mm以上。M18菌株的发酵原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5%以上,对苹果腐烂病菌、玉米大斑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在50%以上,对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优化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双元载体质粒pBI35S-AMF分别导入"上海青"白菜和"油青"菜心,对影响转化频率的抑菌剂和感染菌株等主要因素进行比较,优化了白菜类蔬菜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在白菜类蔬菜的遗传转化体系中,选择氨苄青霉素作为转化农杆菌的抑菌剂为好,其抑菌浓度以300 mg/L为宜;预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分别以3 d和2 d为适;LBA4404/pBI35S-AMF菌株的感染效率远高于EHA105/pBI35S-AMF.对KanR转化植株做进一步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Southern印迹杂交阳性率为82.2%,转化频率达2.8%,且外源片段为多拷贝插入.多批次的转化结果证实,该体系的转化频率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由继红 《特产研究》2001,23(1):14-16
实验结果表明:木立芦荟,中华芦荟, 拉索芦荟在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电泳 谱,光合速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木立芦荟与中华芦,荟库拉索芦会的呼吸速率差异显著,而中华芦荟与库拉索芦荟的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马莲甲醇提取物对稗草的除草活性。利用小杯法测定枝、叶和花的甲醇提取物对稗草的生长抑制活性。在8mg/mL的处理浓度下,花的甲醇提取物对稗草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好。马莲甲醇提取物对稗草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使稗草的根长、茎长抑制率分别达到92.64%、93.44%。  相似文献   

20.
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设红网(遮光率45.0%)、蓝网(遮光率51.1%)、银灰网(遮光率47.2%)、黑网(遮光率47.3%)等4种彩色遮阳网覆盖处理,以不覆盖作为对照,探讨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覆盖相比,红网覆盖显著提高了菜心的株高、茎粗、全株鲜质量和叶面积,蓝网、银灰网和黑网覆盖则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