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球虫病因其易感染、高发病是养鸡业最常见和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最常见和最有效的防治球虫病方法还是在饲料中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由于球虫特殊的生活史,在使用抗球虫药物的过程中,球虫的整个发育阶段都暴露在使其生长受抑制和杀灭的药物作用下,抗球虫药物的长期使用对球虫产生了一种选择压力,球虫不可避免的对药物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一旦球虫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就可能降低或使这种药物失去作用效果,并可能对其它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使鸡群暴发球虫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目前的条件下,尚无法准确预测球虫何时对何种抗球虫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使用抗球虫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又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有效延缓抗球虫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就成为应用抗球虫药物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俊霖 《畜禽业》2009,(8):82-83
比较了12种抗球虫药敌球素、艾球威、欲可胖、球佳、禽安、克球威、球卫、球宁、球痢灵、球安、禽旺和盐霉素对新兴分离株混合卵囊感染作用的效果。通过比较各抗球虫药的ACI、POAA、RLS和ROP,结果表明球宁敏感,艾球威和球安部分敏感,而欲可胖、球佳、禽安、克球威、球卫、球痢灵、球安、禽旺、盐霉素几种药物均有抗药性,其中盐霉素和球痢灵完全耐药。  相似文献   

3.
1 马杜拉霉素中毒及防治 马杜拉霉素是一种聚醚类抗生素型抗球虫药。多因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不了解,如商品名为克球王、杀虫王、抗球王、灭球王、加福、克球皇等的有效成分都是马杜拉霉素,如果重复应用这些药物或用药剂量过大,拌料不均,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中,艾美尔属球虫感染是制约养禽业发展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目前已采用过免疫学、生物技术学和遗传学的方法来控制球虫,现阶段控制球虫病最常见的还是依靠抗球虫药物。然而,由于许多抗球虫药出现了严重的抗药性而使用受限。药物或抗生素在家禽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该文综述了鸡球虫耐药性的危害、产生机制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上皮细胞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血痢、消瘦、贫血、采食量下降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于3—6周龄鸡群,肉鸡多发,夏季多发,危害严重,已成为影响养鸡效益的关键疾病之一。1危害1.1鸡球虫病发病广泛,鸡球虫与鸡同存,凡是养鸡的地方就有鸡球虫的存在,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鸡球虫破坏鸡肠道天然屏障,继发细胞感染,引起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80%。1.2鸡球虫对抗球虫药物易产生耐药性,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会导致耐药性的形成。鸡球虫卵囊抵抗力很强,多数消毒剂不能杀死,一旦发病,不易净化,药物治疗不彻底,…  相似文献   

6.
化学抗球虫药和中草药对球虫病的疗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致宝 《畜禽业》2000,(8):16-17
通过选择14日龄广西三黄鸡,进行了为期8d的药物对人工感染球虫鸡的疗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的抗球虫指数(ACI):216.05,地克珠利的抗球虫指数(ACI):182.87。表明两者都有非常好的抗球虫效果。中草药在动物体内兼有药物性和营养性的双重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杨耐德 《畜禽业》2005,(12):24-25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鸡肠道内疾病,被认为是对养鸡业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尤其对雏鸡危害更大。我国是养鸡大国,但由于饲养规模较小、饲养方式落后、管理水平及条件差,每年因球虫病造成的损失达10亿元以上。目前防治鸡球虫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和疫苗,其中抗球虫药一直是主要的防治手段。随着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对畜产品品质以及人类健康等问题的影响,抗球虫药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球虫免疫因其无药物残留,一次免疫终身保护的优势,逐步得到养鸡业的认同,采用免疫方法来控制球虫病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鸡球虫病仍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由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alla)引起的肓肠球虫病可造成雏鸡大量发病甚至死亡。虽然以往通过药物防治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卵囊对大多数消毒剂的耐受性、容易传播性,和抗球虫药的长期连续使用导致球虫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加上某些抗球虫药在禽体内的残留,对禽肉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药物防治愈来愈受到严重限制。  相似文献   

9.
鸡球虫病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球虫病是危害现代化养鸡业的重大疫病。目前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依赖于药物,但是鸡球虫耐药虫株的频繁出现,研制、开发新的抗球虫药费用极其昂贵,球虫药残留及对环境污染,迫使人们寻找人工免疫的方法防制鸡球虫病。为了制作具有充分保护力的疫苗,必须阐明鸡球虫保护免疫机制,寻找具有免疫功能的保护性抗原。近年来兴起了对球虫病免疫研究热。大量研究表明,鸡球虫免疫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体液免疫、局部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体液免疫和局部免疫在球虫免疫中占次要地位,细胞免疫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很大的原虫病,集约化养鸡场是球虫病爆发的最适宜场所,其病死率达40%~80%。它不仅增加了治疗球虫病的药费开支,也使鸡的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同时也因大量使用抗球虫药,造成鸡肾脏等脏器的毒副作用增大,从而影响了肉鸡产肉品质和蛋鸡产蛋性能,所以现代大型养鸡场都非常重视球虫病的预防工作。目前常见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方面即:药物预防、免疫预防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1药物预防即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球虫药进行预防,有效的抑制球虫的繁殖,降低球虫卵囊在垫料中的积累及其对鸡群感染的压力,使鸡免于发病…  相似文献   

11.
张绮琼 《畜禽业》2001,(6):48-4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传播迅速、危害极大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受IBDV污染严重的环境下,若消毒不严格,免疫预防不当,易造成鸡群发病。2000年秋季白云区某鸡场发生IBD,经实验室诊断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本次发病的诊断与防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动物克隆的机理及其潜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峰  贾青 《畜禽业》2005,(5):18-21
目前动物克隆技术因应用低效和后代生长发育异常等缺陷而受到限制,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动物克隆机理缺乏了解。文章对此进行了简要阐述,其中包括细胞周期、线粒体命运、X染色体失活以及供体核的基因组再程序化,并对克隆技术潜在的问题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胡佐忠 《畜禽业》2005,(5):20-23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研究领域,目前已有转基因小鼠、猪、牛、鱼、鸡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文章论述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以及转基因动物应用的领域,如生产药用蛋白、抗病育种,作为器官移植供体等,同时也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选择通江本地黄牛25头,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5头,A组采用传统舍饲肥育方式,B、C、D、E组分别采用在传统舍饲基础上以不同方式补饲低精料的肥育方式;试验结束时,每组选2头牛进行屠宰测定。结果发现:B、C、D、E组日增重分别比A组(对照组)提高218.8%(P<0.01)、250.3%(P<0.01)、243.8%(P<0.01)、225%(P<0.01),肥育毛利润分别比A组多出8.4元/头、11.9元/头、14.4元/头、6.0元/头,屠宰性能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C、D、E组(特别是D组)能显著提高日增重,缩短肥育时间,增加收入,且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是通江本地黄牛低精料肥育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维生素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波相色谱测定维生素A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150min×46mm),流动相:甲醇-水(96:4),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325nm,柱温25℃,外标法测定。结果:维生素 A在 2.5~30.0μ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 1.5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5%,精密度RSD±l、56%(n=3)。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适应面广。  相似文献   

16.
畜禽疫病直接关系畜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逐步走向产业化,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因此,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重点介绍了一些实际中遇到的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微卫星之后,新发展起来的第3代分析标记。具有密度高、双等位基因、易实现自动化检测的特点。作为新的遗传标记,SNP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克隆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章对SNP的概念、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业研究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提出了SNP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制剂对新西兰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选择60只30日龄断奶新西兰兔按窝配对分为3组,C组为对照组,T1组和T2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8%和0.15%饲用复合酶制剂,测定各组日增重、日耗料、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肉兔日粮中加入适量的酶制剂可以提高肉兔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酶制剂的剂量以0.15%效果较好,0.8%的酶制剂剂量似有些过量。  相似文献   

19.
两栖类动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为探求其保存及运输时的最适温度,本文以黑眶蟾蜍为实验动物,观察在8~10℃、18~20℃、28~30℃三种温度下其存活状况及体重变化。结果表明,黑眶蟾蜍在18~20℃时存活时间最长,体重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84株仔猪黄、白痢E.coli的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省不同规模化猪场临诊发生典型仔猪黄、白痢猪只的肛试粪样及死亡猪只的心血和肝脏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84株。用12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了体外药敏测定,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庆大霉素、链霉素、痢特灵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蒽诺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较为敏感。药敏试验结果为规模化猪场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