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国内国际鹿茸市场存在着鹿茸价低难销的局面,但是,产品以质量取胜,是市场永存的法宝.鹿界一些同仁,正在不约而同争上一种真空冷冻加工鹿茸的项目(简称冻干法),寄期望值挺高,欲以此一举改变我国鹿茸出口由抑而畅和产品存在某些问题的境况.  相似文献   

2.
<正> 鹿茸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之功效。鹿茸的加工,直接关系到鹿茸质量的好坏,鹿茸加工的主要目的是脱水、干燥、防腐、消毒、保形、保色,提高质量,利于长期保存。目前普遍采用带血茸的加工工艺,通过全国各大鹿场的反复实践,总结出一套比较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干茸质量高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 洗刷方法:新收取的鲜茸用40℃左右的2%碱水洗刷茸表,除去油污、血污等脏物,目的在于提高茸皮表面的通透性,便于脱水干燥。2 封锯口:将面粉均匀地撒在锯口上,用100W的电烙铁封锯口。  相似文献   

3.
韩商加工鹿茸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茸片是当前鹿茸市场深加工的定型产品.因其销售走势看好,无法造假,方便用户,得到国内外 市场认同.目前,国际鹿茸市场在韩国,消费鹿茸量最大,加工鹿茸片销售盛行.约在1999年7月,韩 政府有关部门正式通知:各健康院禁止直接出售整支茸,改变为只能向顾客提供鹿茸片.这样茸商们不 仅扩大了鹿茸加工业务,而且从别国购进鹿茸片较前大增.韩商加工鹿茸片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4.
志成 《农村科技》2004,(7):25-26
鹿茸加工的主要目的是脱水、干燥、防腐、消毒、保形、保色,提高质量,利于长期保存。目前普遍采用带血茸的加工工艺,通过全国各大鹿场的反复实践,总结出一套比较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干茸质量高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鹿茸加工技术直接影响鹿茸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鹿茸加工技术,包括传统排血锯茸加工技术、带血锯茸加工技术、双电子自动控制远红外线烤箱加工鹿茸技术、冷藏保鲜远红外线鹿茸加工技术和活性鹿茸加工技术等,分析其加工技术的原理和工艺,以期为鹿茸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各国营鹿场、农村个体养鹿户鹿茸加工仍沿用水煮和烘烤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科技的发展,养鹿科研单位及经济效益好的大型国营鹿场开展应用微波能和远红外线加工鹿茸的试验.但近年,由于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有的鹿场把鹿分给本场职工一家一户饲养,故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鹿茸加工设备.笔者工作过的鹿场从1995~2000年采用在烧酒过程中锅炉内蒸气余热加工、烘烤带血鹿茸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加工出的商品鹿茸茸型完整,茸皮不破,茸头饱满,不空不瘪,茸内血液分布均匀,颜色好,而且不用另外烧水锅及加热烘干箱.节省煤炭,耗电量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浅谈鹿茸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茸是梅花鹿、马鹿等的嫩角,每年周期性地生长、骨化与脱落,在其尚未骨化时收获。鲜鹿茸富含蛋白质与水分,收获鹿茸时又时值盛夏,如不及时加工处理就会腐败变质,由珍品变成废物。最先应用鹿茸的是中国人,鹿茸的加工技术也是中国人创造的。原始的鹿茸加工是用火烤、太阳晒,近百年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反复水煮、烘烤和风干相结合的传统鹿茸加工技术。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天的鹿茸加工技术又有新的进展,但大都是在传统加工技术基础上的创新,而冻干茸、保鲜茸则与传统加工技术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
张海 《农技服务》1994,(3):30-31
<正> 鹿茸作为名贵药材,既是医疗剂,也是补养壮阳剂,为我国传统出口创汇药材,在国内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随着养鹿业的发展,如何提高鹿茸等级已显得愈来愈重要。现将鹿茸的收取,加工等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金尚文 《新农村》2006,(4):17-17
鹿茸讲究规格形状,所以鹿茸的收获与加工是养鹿中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之一。只有优质的鹿茸,才能有较高的卖价。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结果表明,莴笋蜜饯糖制过程中,糖液起始浓度适当的低,以30%—40%—50%—60%的糖液浓度递增,每隔12h 加热一次的糖制方法制得的蜜饯质量最佳,含糖量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绒毛白蜡微体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单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结果表明:BA、GA、活性炭、碳源对嫩梢增殖生长有影响,MS BA_(3.0-4.0) IBA_(0.1) 蔗糖3—4.5%最利于嫩梢的形成。间苯三酚、IBA浓度和光照影响根的诱导,MS IBA_(1.5) PG_(60-120) 蔗糖3%最利于生根,黑暗条件下能提高生根率,提早生根时间。本文还提出了绒毛白蜡微体快速繁殖的优化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14.
炒米是蒙古民族喜爱吃的传统食品.是由糜子炒熟后剥去外壳而得的米粒.本文对炒米的传统手工制作和机械化生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尚未解决的机械化生产硬炒米问题,结合硬炒米的手工制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实验验证,并此基础上选择了一套适宜的机械化生产配套设备.为今后的机械化生产硬炒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罐装泡菜的加工技术及最佳工艺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原料经0.4%的钙盐溶液浸泡6min后再泡制,当乳酸浓度达到0.6%~0.8%时装罐,并注满60~70℃的汤汁(汤汁为发酵液:水=1:1),然后趁热密封,再在100℃沸水中杀菌10min,便可获得风味好,脆度高,耐贮存的泡菜罐头制品。  相似文献   

16.
从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缓慢这一现实问题入手,探讨了限制湖南农业科技进步的五大因子:a.本源性限制因子——农民文化水平低;b.扩散性限制因子——农业信息产业落后;c.稳定性限制因子——农民应用科技的风险与代价;d.保证性限制因子——农业科技体制僵化;e.激励性限制性因子——环境刺激力的弱小,并在分析这些限制因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提出了消除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山地和丘陵茶区的安化群体品种为原料,通过复因子组合处理及理化分析,对乌龙茶传统工艺进行了改革试验,提出了切合湖南实际的乌龙茶加工新技术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尚未解决的机械化生产硬炒米问题,对硬炒米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各试验因素水平范围;再以浸泡温度、浸泡时间、蒸煮时间和烘炒温度为试验因素,复水时间、感官评价和出米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硬炒米生产工艺参数的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约束优化设计的复合形法,对3项指标进行单目标优化和多目标优化,得出硬炒米生产最佳工艺参数,从而为机械化生产硬炒米的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绒毛白蜡1年生苗干和3年生苗干作材料,研究了插条不定根的解剖学特征和形态特征,以及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绒毛白蜡插条不定根起源于形成层周围,内与木质部连接,向外穿过皮层而延伸。不定根在插条上呈散生状态,插条下切口处,形成的不定根较多,但无典型的愈伤组织生根现象,光照、插壤和不同的激素处理都影响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以鲜活泥鳅为试材,经带骨、去骨、不同预煮、添加不同粘结剂等处理后,研制了一种新型泥鳅糜干制品──调味泥鳅脯。结果表明,带骨原料经姜煮后,以豆粉作为粘结剂,其产品中钙、蛋白质含量最高,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