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麦冬季冻害的发生及预防补救措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小麦易遭受冬季冻害的苗类和冻害症状,分析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提出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和发生冬季冻害后的补救措施,以加强防御和补救意识,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
冬季冻害可造成冬春季节小麦死苗死蘖。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以后,到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两大类。严重冻害是主茎和大分蘖死亡,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这类冻害会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四川虽然处于长江上游,冬季均温多在零度以上,总体上不易发生冻害或者冻害很少发生。但是近年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小麦冻害时有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2015~2016年冬春之际,四川部分麦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冻害,具体表现为叶尖受冻发黄或叶片受冻枯死,大部分分蘖或整个植株冻死,对小麦产量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了解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和掌握一定的冻害防治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
浅议小麦冻害后的田间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麦冬季发生的冻害症状介绍及原因分析,提出了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和发生冬季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一、小麦冻害类型小麦冻害是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该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1、冬季冻害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到来降温引起的冻害。2、春季冻害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我县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6.
小麦冬季冻害是指进入冬季越冬至早春返青期间,由于寒潮降温超出冬小麦抗寒能力而对小麦植株造成的伤害,一般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2月初。据报道,过去的50多年中我国平均每5~7年发生1次较重的冻害。近几年,我国小麦冬季冻害发生次数多、范围广、影响大。2004年12月下旬,受冷空气的影响,全国3000多万亩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中主茎和大分蘖冻死的麦田近500万亩。2005年12月上中旬,气温骤降,江淮地区小麦遭受冻害。1冬季冻害的成因1.1品种选用不当前几年,受小麦晚播和冬季偏暖的影响,春性品种面积扩大。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  相似文献   

7.
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冻害发生的原因小麦冻害发生的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和低温冻害。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冬季冻害发生的天气因素是寒潮,即冷空气大规模侵入使温度下降10摄℃以上,最低温度在5℃度以下的灾害天气。寒潮发生冻害的程度又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极端最低气  相似文献   

8.
小麦生长发育受冻害影响,而不良的环境条件严重危害小麦成长。冻害主要是指因温差骤降且时间过长影响小麦成长的情况。漯河地区冬季小麦冻害情况极为严重,而二类、三类麦田屡见不鲜,冬季冻害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只有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举措予以应对,即能够保证漯河地区小麦的稳定产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长发育受冻害影响,不良的环境条件会严重危害小麦的生长发育。冻害主要是指因气温骤降且时间过长,从而影响小麦成长的灾害。漯河地区冬季小麦的冻害情况极为严重,而二类、三类麦田屡见不鲜,冬季冻害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只有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举措予以应对,才能保证漯河地区小麦的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李庭奇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34-135
本文主要简述了阜阳市近两年小麦发生冬季冻害及受损情况,分析了冻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小麦冻害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Monitoring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Multi-Temporal MODIS Da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eeze injury is an usual disaster for winter wheat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and monitoring freeze injury is of important economic significanc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o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 time, as well as the severity of the damage.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was monitored using multi-temporal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combined with ground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field survey data, the chang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before and after freeze injury was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winter wheat growth recovery rate on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DVI of winter wheat decreased dramatically after the suffering from freeze injury, which was the prominent feature for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monitoring. The degrees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were different in the three regions, of which, Yuncheng was the worst severity and the largest freeze injury area, the severity of freeze injury correlates with the breeding stage of the winter wheat.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s growth recovery rate (r=0.659^** which can be utilized to monitor the severity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yield. It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severity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rofil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wheat freeze injury in Shanxi Province. recovery rate,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monitoring the winter  相似文献   

12.
濮阳小麦越冬冻害气候影响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09年濮阳39年冬季(年前12月-年后2月)积温、1月份平均气温和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的历史资料,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气候影响统计分析,得出影响濮阳小麦冻害的类型属于入冬剧烈降温型,是小麦入冬冻害最严重的天气类型。提出了小麦冻害防御对策,包括加强管理提高播种质量、加强冬前麦田管理以及冻后补救措施。越冬冻害由于发生时期早,在后期管理上仍有较大的回旋空间,若管理措施得当,小麦仍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中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冻害的类型与诊断特征,提出培育和选用抗寒品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根据品种春化特性,合理安排播期和播量;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培育壮苗越冬;灌水防霜冻;科学追施速效氮肥,增施磷钾肥,做好越冬覆盖等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在此基础上力求根据不同受冻苗情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冻害成因及其抗寒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冬小麦冻害的成因、类型及其抗寒机理,以及冬小麦抗寒的遗传性和抗寒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包括可溶性糖、脯氨酸、脱落酸和保护性酶含量升高,丙二醛和赤霉素含量降低)。栽培措施、杂交育种和引种驯化是提高冬小麦抗寒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冬麦北移种植中品种筛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1年在辽宁省引种试种冬小麦。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认为品种筛选是冬麦北移种植初期的一项核心内容。对品种的要求应该是抗寒、耐旱、早熟及高产。品种来源应该是南种北引与北种南引相结合以及对引进品种的改良。筛选方法是通过多年多点试种鉴定,在高胁迫环境下,对引进品种的抗寒性进行再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  相似文献   

17.
利用廊坊北部1980-2013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小麦易发生冻害时期的平均气温、极端气温、负积温和温度波动的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廊坊北部麦区越冬前和越冬期的平均气温、极端气温、负积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越冬期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上升明显;越冬期最大降温幅度逐年变化幅度较大,但近34a来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确定临汾尧都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使冬小麦减少冻害,形成壮苗。应用临汾尧都区1981—2010年近3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及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气候变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临汾市尧都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27日—10月8日,即秋分后半段到寒露之间,如果早于9月27日,易造成冬前旺长;晚于10月8日,易形成冬前弱苗,不利于越冬。  相似文献   

19.
春季冬小麦冻害气候及生理生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文伟  鲁建立  张玉娟  张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32-1533,1536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季冬小麦冻害多发的气候和生理生化原因。[方法]以2007年春季北方冬麦区相继发生的2次大范围严重冻害为例,应用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结合河南省农业厅统计资料和广大气象、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田间调查资料,系统分析冻害发生前的气候条件、发生时的灾害天气过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生理生化过程与气候适应性。[结果]从冬小麦播种至冻害发生期间温度持续偏高,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加快,植株抗寒能力降低,是造成冬小麦大面积冻害的基本原因;2次强降温天气过程气温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是造成冬小麦冻害的直接气候因子;农业生产技术变化等因素对冬小麦冻害起到一定作用。[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生产上应选用产量、品质、抗逆性综合性状优良的冬小麦品种,并适当调种播期,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0.
浅析小麦冻害机理及田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前  黄正来  何金铃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00-100,140
本文分析了小麦冻害的机理和原因,并提出受冻害苗类的管理和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