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荣喆  倾继祖  钱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5-16691
尝试利用移动手机短信结合GIS技术开展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有效发挥手机短信快捷便利、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和GIS技术准确定位的作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快速联动机制。武威市气象灾害短临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考虑了区域气象站资料获取、气象灾害阈值检索、气象灾害点在地理信息图上落点和等值线分析因素,以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地理信息作为输入数据,通过设定气象灾害监测阈值进行监测预警;从系统框架模型、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分析流程、数据访问、系统功能6个方面进行设计;利用ArcGIS强大的分析功能与移动通讯相结合,实现了气象数据收集、处理、输出于一体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增强了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AWS)是一个自动化的传统气象站,无论是节省人力或测量偏远地区的气像资料。该系统通过Argos系统和全球电信系统差不多可以进行实时回报,或储存的数据作日后传送。自动气象站往往被放置在供电网络和通讯网络内。现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移动电话技术使自动气象站能在供电网络和通讯网络外,透过无线型式传送资料。其中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本文通过对采集器的故障分析,以期让读者正确、熟练的使用和维护好采集器  相似文献   

3.
气象服务与灾害性天气预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随着最近几年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都进入气象设备大规模建设阶段,形成海量观测数据、设备运行信息,加强设备通讯网络保障成为工作重点。本文基于气象设备通讯网络保障的重要性,探讨无线数据通信在其中的应用,并提出加强通讯网络保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焦作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大气探测业务的飞速发展,区域自动气象站在大气探测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分布面积广、获取的气象资料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强、传输及时等特点,并且减少了复杂地形下人类无法进行连续观测的盲区,在气象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焦作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全面诠释自动气象站资料在汛期气象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永州市区域气象站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大气探测业务的飞速发展,区域自动气象站在大气探测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分布面积广、获取的气象资料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强、传输及时等特点,并且减少了复杂地形下人类无法进行连续观测的盲区,在气象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结合永州市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全面诠释自动气象站资料在汛期气象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成熟,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运用于气象通信等领域。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通信中的重要性,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地面通讯、局域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云计算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供气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气象资料档案管理经历了以纸质为主到纸质和电子气象资料档案并存再到以电子气象资料档案为主的发展阶段,着重阐述了纸质和电子气象资料档案并存阶段档案管理最为主要的管理理念是整合管理,将纸质气象资料档案转化为电子气象资料档案,将电子气象资料档案转化为纸质资料,是管理的两种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资料档案管理将以电子气象资料档案为主,这样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又能大大提高社会对气象资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数字化的开展及数字气象档案数量的持续增加,对气象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气象档案管理普遍存在元数据归档业务缺位,归档资料溯源性差,归档资料与服务脱节,共享服务过程中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随着各行业对气象资料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档案利用模式无法提供高效服务,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气象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的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同时建立全区三级管理的虚拟档案馆,为各级用户提供所属馆藏实体档案的可视化浏览、借阅、维护等业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FTP通讯协议在网络出现拥堵或通讯运营商带宽分配不足时对应急气象系统造成数据丢报和逾限通讯故障等问题,分别就FTP、SMB和互联网SSL VPN"安全隧道"通讯协议进行相互切换交互任务试验,比较FTP、SMB和互联网SSL VPN"安全隧道"通讯协议的优劣,为开发运用三个通讯协议自动相互切换,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确保应急气象业务系统通讯畅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已成为我国气象观测站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实况分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村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已成为业务急需。本文通过调研省内农村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运行现状,对区域自动气象站从仪器配置,仪器安装,观测过程通讯传输过程以及观测环境的保护、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探测资料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郝同伟  都前进 《北京农业》2011,(33):159-160
UPS电源系统是自动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解决现有电力的断电、低电压、高电压、突波、杂讯等现象,使自动站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也是保证气象数据资料连续性和自动站设备不受供电系统损害的前提。实践证明:合理、科学地使用和维护UPS电源,将会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加其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升和改进农业气象服务效果,[方法]采用2013-2017年中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法从气象服务需求分析、服务产品以及传播渠道等三个维度,就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接收、使用气象服务产品的行为习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表明:1、农村用户相较城市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大,但对气象服务内容的实用性评仍有待提升。2、不同农事期及不同农业类型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不同。3、农村用户对气象服务渠道的及时性和便捷性评价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仍与城市用户存在一定差距。[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以期能够为气象部门改进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关于“12121”气象声讯服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晋中市近几年来12121气象声讯服务的工作实际和12121自动答讯系统的相关资料,解析了晋中市气象声讯服务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归纳出气象声讯业务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对今后气象声讯服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电力负荷预测与气象指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了保定市、阜平、涞源和涿州4个区域的负荷特点以及波动的规律性,引入生物气象学中的实感温度、寒湿指数、温湿指数、舒适度指数4个指标来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给出了电力负荷与各指标的比值曲线,通过同一区域的曲线比较说明了引入各气象指数的合理性,通过不同区域的曲线比较说明了不同区域的负荷与气象指数关系的差异,提出网格化建立负荷预测模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瓜州电厂区域建立60m测风塔与瓜州气象站展开为期1a的同步观测,利用两地同步气象资料对比分析,重建电厂厂址近10a气象资料,揭示电厂所在地气候特点。同时利用瓜州1971-2010年40a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订正得到电厂地面历年气象要素值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解决了空冷电厂环境气象条件分析中气象资料重建、典型年选取、风温分析等关键技术,满足了电厂空冷机组气象条件分析的需要,为该地风电场的空冷系统的安装、设计、运行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透析“民工荒”——“三农”问题2005年双月谈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一些企业却出现了招收农民工困难的现象“。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直接原因却是农民工工资长期低水平徘徊,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其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得不到保障。所以,从本质上讲,民工荒就是权利荒,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其产生的制度性基础。因此,我们不能仅就“民工荒”而解决“民工荒”,而应将对策立足点放在如何解决农民工问题上去,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文芳一 《北京农业》2012,(6):193-194
笔者根据广西的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的净举力;对球皮进行精心保养;根据不同天气选择不同的净举力;是提高探测高度的关键。高空资料极为重要,所以施放高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获取的全面性。以下是在多年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难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求。通过对河北省156个自然村和658位村民的专项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且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度和支付意愿相对较低。通过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博弈分析,指出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明确权责以及完善民主决策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声通信的海洋水质多点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水质监测存在的单点测量、实时跟踪观测不及时、通信距离短和供电不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水声通信的海洋水质多点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浮标系统、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岸站实时数据接收系统。水质多点监测的下位机由浮标系统和海底多个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组成;坐底式系统与浮标之间采用水声通信的方式实现水下数据上传,水声通信半径能达到10 km;以浮标作为中继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利用DTU和北斗双通信将分钟数据实时传输,解决了诸多水质监测中现存的问题。研究表明,本系统数据实时上传率达到95%以上,能够满足大范围海域内水质多点实时监测的要求,可为水产养殖提供全天候有效可靠的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20.
刘树峰  苏轶  马骏  付晋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3):76-77,127
以济南市移动气象台为例,分析了移动气象台运行现状,提出了利用3G技术建立VPD N网络访问气象局内部网络来实现移动气象台和市气象台视频会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移动气象台的通信费用,提高了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