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岫岩县韭菜公社的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1973年全社播种大豆5630亩,普遍获得丰收,平均亩产158斤,比一九七二年亩产  相似文献   

2.
金县三十里堡公社张家大队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实验,使粮、油、菜、果有了全面发展。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单产830斤,比一九七○年亩产640斤提高了29.6%。广大贫下中农在总结科学种田经验的基础上,去年种了20亩2∶5与花生间作的晋杂五号高粱,获得了亩产1604斤,其中有三亩高粱平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属淮北旱作杂粮地区,历史上三麦单产不过百斤。近几年来,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实行科学种田,探索生产规律,使三麦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70年亩产121斤,总产17万斤;1971年亩产250斤。1972年亩产473斤;今年三麦平均亩产达到了627斤,比去年增长32.6%。总产76万斤,比1970年翻了三番半。有两个生产队单产超过了700斤。  相似文献   

4.
我们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认真洛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在七百五十八亩地中,采取四比二间作形式,种辽单二号玉米五百零七亩,玉米总产量五十万零八千八百斤,平均亩产一千零三斤。第七生产队种三十一亩,平均亩产一千三百零一斤。实践证明,辽单二号玉米品种、喜肥水、适于密植、杆高不倒,无大斑病和黑粉病。贫下中农满意地说:“辽单二号玉米好,病少棒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营口县博洛卜公社江南大队,是以粮棉为主的生产队。在1973年试种47亩冬小麦获得丰收的基础上,1974年扩大到102亩,平均亩产546斤。其中第四生产队25亩冬麦获得亩产701斤的好收成。江南大队冬麦面积逐年扩大,亩产连续过“黄河”,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广大贫下中农正确运用农业“八字宪法”  相似文献   

6.
锦西县钢屯公社钢西三队,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认真落实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实验。一九七○年,种了一亩五分八厘地米大麦复种“一一九”高粱试验田,亩产粮食一千零一十一斤三两(米大麦亩产五百斤,“一一九”亩产五百一十一斤三两),为增产粮食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六九一”是一个矮秆大穗型的高产籼稻品种。两年来,在我场试种都获得较好的产量。1972年,全场11个生产队共种520亩,平均亩产947斤。其中亩产1200斤以上的5.3亩,1000斤以上的163.1亩。比其他品种增产1—2成。从我场引种的兄弟单位也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亩产800—1000斤,也出现了不少亩产1100—1200斤的田块,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七年,郭七大队种了三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斤,比上年每亩增产四十二斤,增长29.7%。其中第二、三两个生产队共一百八十亩,平均亩产二百另五斤。油菜收获后又复种了二百二十九亩向日葵,一百三十一亩大豆,实产向日葵六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斤,平均亩产二百六十七斤。实产大豆二万六千五百一十八斤,平均亩产二百另三斤。油葵两茬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油豆两茬平均亩产三百八十六斤。  相似文献   

9.
锦西县钢屯公社钢西十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认真落实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实验。一九七○年,他们在棉花生产上大面积试用矮壮素,获得了显著增产效果。全队三十三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一十七斤。  相似文献   

10.
岫岩县韭菜公社水獭大队松树嘴生产队,一九七二年一百三十亩大豆,平均亩产一百八十斤,其中有五十一亩凤系十八新品种,亩产二百八十斤,超过了“纲要”,比过去翻了一番。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友谊大队广大干部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获得了稻麦连年增产.1973年稻麦亩产超“双纲”,1974年稻麦亩产超吨粮,1975年,在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情况下,特别是后季稻遇到稻飞虱严重发生,仍然获得了超历史的大丰收.全大队889.28亩三麦,平均亩产626斤,比1974年亩产增22.8斤;1138.45亩前季稻,平均亩产1059.8斤,比1974年亩产增152.3斤;  相似文献   

12.
<正>“平均每亩比2021年净增150多斤,达到了400多斤。”北大荒集团锦河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副主任冯金刚说,第四管理区位于黑龙江第六积温带,大豆常年平均亩产260斤左右,2022年创了历史新高。自2021年秋季以来,锦河农场通过规模化经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等多种方式提高大豆生产能力,实现了增产又增收的目标。这只是农垦扩种大豆油料的一个缩影。2022年,全国农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种大豆油料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农垦要带头承担大豆扩种任务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们顺河第一生产队,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坚持科学种田,大豆连年增产。在文化革命前亩产100多斤的基础上,1973年亩产325斤,1974年亩产350斤,1975年亩产401斤,1976年亩产432斤。1977年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以揭批“四人邦”为动力,结合我队实际,狠批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我们大队广大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在“农业学大寨”的大道上,迎着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激烈斗争的风浪,开展了高粱地里套种元葱的科学实验,获得了元葱亩产2360斤,高粱亩产1069斤,不比对照高粱减产。广大贫下中农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齐声赞扬。  相似文献   

15.
志良公社十二大队第九生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认真运用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粮棉生产连年丰收。自1966年以来,在粮食亩产连续超千斤的同时,皮棉单产一直稳定在200斤左右。1972年全队36亩粮田,亩产1200斤;47亩棉田,亩产皮棉192.5斤。 他们在长期的棉花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现介绍他们争“三苗”、夺“三桃”、保丰收的经验。 精管细培争“三苗”  相似文献   

16.
杨钰 《中国农垦》2022,(5):13-14
<正>碧空如洗,大豆摇铃万里金。阳光下,成片成熟的大豆披着金黄外衣,远看宛若金色海洋。一辆辆大型联合收获机、运粮车在这“海洋”里忙碌穿梭,抢收丰收的大豆。这是去年金秋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的大豆收获场景。丰收美景喜人,数据更亮眼。2021年公司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达到15.99万亩;亩产再创新高,最高亩产达581斤,平均产量451.9斤,高出周边地区平均亩产100斤以上,高出全国平均亩产近200斤,品质同样遥遥领先,成为当之无愧的高产“标兵”。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四年我队广大贫下中农,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开展了大面积的玉米杂交制种工作,使全队302.5亩郑单2号玉米杂交制种田获得丰收,亩产种子259.3斤,混合单产达353斤,比全大队1364亩大田玉米平均单产317斤,提高3 6斤,增产11.8%。除满足我队普及郑单2号玉米杂交种子外,还支援国家优良杂交种7万余斤,为我队玉米丰收,奠定了物资基础。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九年的大豆丰产,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在战胜各种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又获得了大丰收,总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长百分之十四,全国各大豆产区都湧现出大批大面积丰产方和高额丰产田。如湖南省衡南县十三万余亩秋大豆平均亩产二百五十斤,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一倍左右,山东省诸城县三十余万亩大豆平均亩产二百八十七斤,比一九五八年单位面积产量增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院工农兵学员、农场工人和教师,在深入开展教育革命的过程中,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学习贫下中农小麦高产经验,探索淮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1972年以来开展了小麦高产研究.四年来,各试验田产量情况如下:1972年3.8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27.3斤;1973年7.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37.4斤.其中有1.04亩,亩产812.0斤;1974年10.7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77.4斤,其中有4.93亩,亩产超过800斤;今年45.72亩试验田和丰产方,平均亩产829.6斤,其中900斤以上田块6.23亩,平均亩产965.1斤,有一块1.32亩,亩产1073.5斤.通过四年研究,我们对淮南稻麦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复县万家岭公社万家岭大队罗家沟生产队广大贫下中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一九七○年获得了粮油双丰收,取得大面积(十二亩)亩产大豆461斤的高产成绩,并创造了大豆整枝的经验。其做法是:在大豆幼苗生长出二至四片叶时,结合间苗掐尖定干,留二至四片叶。掐尖定干后,从留下的叶腋中发出二至四个枝条。结果是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