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原料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随着中国乳品贸易迅速增长,这给国内原料奶行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为考察国际原料奶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维护国内原料奶业稳定发展,基于2008—2016年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数据,运用滚动协整分析法和BEKK-GARCH模型,分析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并对此依次从均值、方差层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信号主要沿"国际到国内"进行单方向溢出,二者的价格波动具有动态一致性,国际原料奶价格每变动1%,国内原料奶价格则同方向变动0.27%。国际原料奶市场依托贸易路径对国内市场产生价格溢出效应,且在一定时期内,前者的价格波动会加剧后者的价格波动,并对其造成集聚性冲击和持续性影响。但受到特定事件影响,二者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具有阶段差异性以及时变性特征,国内奶源发展形势和乳品进口态势会对国际价格溢出效应强度产生影响。鉴于此,提出实施优质奶源工程、适当调整补贴方向、有效把握国内原料奶供给导向、加强乳品进口质量调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原料奶供求矛盾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随着奶业的快速发展,原料奶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原料奶生产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中国原料奶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关系,根据1995-2007、2006-2007年全国及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利用原料奶自给率模型,分析了全国及28个省份原料奶供给与需求的剩余和紧缺情况,结果显示:1995-2007年的13年中,1999-2006年原料奶供给充裕并出现剩余,其余年份则供给不足;2006年北方大部分省区原料奶供过于求,而南方省份原料奶供求缺口较大;2007年大多数省份原料奶供给则不足.在此基础上,运用2003-2007年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构建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造成原料奶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原料奶供给变动主要受到饲料价格和原料奶收购价格变动影响,原料奶需求主要受到企业加工能力、销售收入、消费量等变动影响.据此提出了加大对奶源和乳品企业的调控力度;对进口乳制品尤其是奶粉实施调控;建立合理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稳定原料奶供给;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乳制品消费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思  钱贵霞 《农业展望》2011,7(6):15-18
自"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中国原料奶的收购价格波动较大,原料奶收购价格的过分波动直接影响了原料奶的生产和供给,也造成了乳制品安全事故不断,严重影响中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在分析原料奶产量和价格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和Holt-Winters季节乘积模型对原料奶收购价格波动周期和未来两年的原料奶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自2008年1月以来,原料奶收购价格波动分为两个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1.5年。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为第一周期,价格处于下降阶段;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为第二个周期,价格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原料奶收购价格在未来两年中有明显的上涨趋势。据此提出了完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价格成本联动机制及扩大养殖规模等调控原料奶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奶业生产逐步走出“三聚氰胺”的影响,奶业市场开始回暖,生鲜乳收购价恢复性上涨,鲜奶零售月度价格保持平稳。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际市场乳品价格波动较大,国内外乳品价格联动性逐渐增强,国际市场对国内奶业生产的影响性越来越大。预计2010年乳品进口量继续增加,对中国原料奶生产和奶牛养殖业将产生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原料乳价格波动情况分为3个阶段。影响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有饲养成本、原料乳供求、原料乳质量、乳制品进口、国际乳制品价格、气候、疫情和政策。原料乳价格波动过大会影响奶农、乳企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科学制定乳业发展规划,规范原料乳交易,建立监测与预警机制、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乳企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建立在小农散养基础上的中国奶业受到国内外诸多事件的影响,暴露出诸多问题.具体说来,在“三鹿奶粉事件”、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粮食供求关系等的影响下,奶农饲养奶牛的成本提高、乳品企业对原奶的需求量减少、奶农讨价还价能力弱.过分波动的原奶价格不仅影响奶农的增收、影响消费者的利益,更影响着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分析和研究国外已有的原奶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原奶价格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4年以来,在进口乳品原料价格波动和国内大企业减少或放缓国内奶源方面投资的双层夹击下,国内大部分的中小型奶牛养殖企业由于严重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和能力而面临困境,奶牛养殖企业的整合和升级已经是刻不容缓。中国奶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奶业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如何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安全高效的产好奶,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们面对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2013年,国内奶业市场供需总体偏紧,由于生鲜乳产量的下降,全国很多省市出现了阶段性"奶荒"。总体看,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持续上涨,鲜奶零售价格高位震荡,奶粉零售价格总体略升,乳品进口继续大幅增加,出口明显下滑,新西兰所占奶粉进口比重略有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国际市场乳品价格整体提升,美国牛奶产量同比略增,英国牛奶产量同比下降。2014年,国内奶业生产形势依然相对严峻,原料奶收购价格和鲜奶零售价格保持上行态势的概率较大,国际市场主要乳品价格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乳品价格形成及利润分配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际乳品市场供给偏紧及国际奶价大幅上扬.中国乳品价格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持续高涨。针对上述情况,调研组对黑龙江省奶业产业链进行了全程调查。研究表明.国内乳品价格上涨主要受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涨价过程中,奶农、加工企业和零售商的利润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促进了奶业的发展。但是,豆饼、浓缩料等饲料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很可能引发奶业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国际市场是中国大米供给的重要来源,研究质量因素分离后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有利于寻求稳定的市场来源。本文基于嵌套Logit模型测度了2000—2019年中国进口大米的总体质量以及进口自14个主要来源国的大米质量,对比质量因素分离前后的需求价格弹性。研究发现:中国进口大米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质量对大米进口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且弹性较大;忽视质量因素会导致价格弹性系数被低估;分离质量因素后的中国进口大米缺乏价格弹性;中国从老挝、缅甸、菲律宾、俄罗斯进口的大米富有价格弹性,但质量波动较大,从泰国和巴基斯坦进口的大米缺乏弹性,质量较稳定。基于研究结论及成本和质量的考虑,中国应注重从泰国、巴基斯坦进口大米。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10月,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总体呈下行走势,鲜奶零售价格高位平稳运行,原料奶收购价格和鲜奶零售价格均高于2013年同期水平,奶粉零售价格稳中略涨,国产奶粉涨幅快于进口奶粉。受国内消费需求刺激,乳品进口继续大幅增加,奶粉进口国家仍以新西兰为主,但是从新西兰进口奶粉的比重明显下降。全球乳制品供应增加,俄罗斯禁止进口,需求下降,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持续下滑。预计国际乳制品价格继续低迷,乳制品进口量则进一步增加,这使得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3—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加拿大油菜籽供需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对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价差的影响;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价差波动的冲击效应和程度。结果表明:1)国产与进口油菜籽的价差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加拿大油菜籽供需、国际石油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和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的较快增长使国产与进口油菜籽价差扩大,两者对价差波动的贡献度分别为27%和11%。3)加拿大油菜籽供需变化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产与进口油菜籽价差波动影响较弱,贡献度分别为2%和1%。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应对措施: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增加单产等途径降低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减弱汇率波动对我国油菜籽进口的影响,使价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油料产业安全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料产业就是从油料生产、加工到销售、贸易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多元性主体产业。我国油脂油料产品进口依存度过高,加工和销售领域受外资控制程度高,油料生产水平较低,使得国内油脂油料产品价格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和外资控制,国家对油脂油料市场价格的调控能力减弱;国内油脂油料产品的市场供应也无法在数量上和安全性上得到保障。总之,我国油料产业安全程度低。要提高我国油料产业安全水平,就需要在种植生产环节提高油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油料加工环节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降低对油料油脂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建立油料产业安全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结构突变视角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突变的视角考察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原因。首先构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固定参数模型,发现其参数不稳定、具有时变性,然后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成本和汇率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84和0.217。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045;国际农产品价格和货币供应量对价格的影响相对稳定,而汇率和农业生产成本的系数波动很大,分别在-0.268-0.684和0.004-0.592之间变动。  相似文献   

15.
罗锋  姜百臣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215-219
采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外部冲击背景下广东省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对广东粮食价格的传递效应明显,且影响度高达41.17%;经济增长因素排在国际价格因素之后,贡献度达到13.5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逐步增大,在第12期贡献度达到3.7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国际生物能源发展计划和国内货币供应量M2对广东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度不大.根据研究结论,针对发达地区的特点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提出了稳定广东粮食价格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蔬菜稳定供应具体影响因素。[方法]运用1978~2013年共35年的我国蔬菜供给和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蔬菜供给反应。[结果]蔬菜供给的短期价格弹性较低,容易引起蔬菜价格的剧烈波动;蔬菜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较高,蔬菜供需将最终走向平衡。[结论]蔬菜预期价格受以往多期实际价格影响,蔬菜供应者将综合考虑以往多期的实际价格变化来安排蔬菜种植计划。  相似文献   

17.
2012年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2013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国内玉米生产继续稳步发展,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与小麦形成倒挂,消费替代显著增加,玉米进口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一方面连续增产及进口明显增加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深加工业经营困难,饲料消费也因小麦替代增加而受到抑制,同时国家通过调整财税政策加强对深加工业的宏观调控。2012年国际玉米价格大幅波动,供求关系进一步趋紧,库存大幅减少。预计2013年国内玉米生产仍稳步发展,价格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进口可能有所下降。建议落实并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继续严格控制深加工业过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价格管理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的价格现状。针对进出口价格普遍偏低的现象,详细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及这种现象必然导致的危害。阐述了限价措施及影响因素,建议对中国进出口的大宗野生动植物实施限价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