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新形势下耕地资源集约利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本宇  张文秀  龚长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42-5843,5878
加强耕地集约经营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鉴于我国当前农村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代农业耕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剖析,进而对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权重的计算和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8):1050-1053
耕地效益是评价耕地生产潜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指标。现以绵阳市为研究对象,对其耕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和分析,选取了复种指数、土地生产力、劳动粮食产量等12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出各项指标的权重,以此推算出各项效益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效益出现持续上升,表明生态效益进入上升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有所好转;经济效益在出现了短暂的下降后持续上升,但在2008—2009年出现微小的下降,之后再次上升,表明绵阳市经济效益较高;社会效益在经过持续下降后开始出现持续平稳上升,说明社会效益开始出现明显改善;绵阳市耕地综合效益波动中持续上升,表明绵阳市耕地效益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3.
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南京市建成区为例,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着手,建立了南京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土地利用协调度模型,结合南京市2004-2011年的实际情况,对南京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显示吻合,并对进一步土地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寿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侠  亢翠霞  刘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71-1973
耕地是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土地资源,耕地集约利用不仅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资源基础,还直接关系到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生态建设。在对山东省寿光市现状耕地利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最后得出寿光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值,并提出寿光市耕地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县域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哈尔滨市下辖10县(市)为研究区,从系统角度,基于研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现状,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计算和分析1999~2008年10年间哈尔滨市下辖10县(市)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各县(市)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趋势各异;各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显著,总体呈现西部高,南部次之,东北部偏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应用熵值法计算耕地集约利用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出耕地利用综合集约度,并分析湖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影响湖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重要的因素为机械化率、动力投入、化肥投入、粮食安全系数和劳动力投入指数。湖南省各市州耕地集约利用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特点。高度集约利用区主要是位于长株潭和环洞庭湖地区;中度集约利用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地区,低度集约利用区主要分布于湘西地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值法的广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原则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广西为实证,分析了2002~2006年广西及各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情况,并综合评价了广西耕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空间分布情况,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依据,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共选取15个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方法分析四川省21个市(州)的耕地集约利用度,并将其划分为高度集约区、中度集约区、一般集约区和不集约区。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平原地区如成都等地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甘孜、阿坝等地较为典型,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引起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市(州)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采用PSR模型、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方法评价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四川省耕地集约利用提供进一步指导。  相似文献   

9.
运用GIS技术与定量分析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四个方面对河北省的耕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2000-2008年河北省各市县的耕地利用效益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8年,河北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呈现增长趋势,而社会效益则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耕地集约利用成为缓解城镇化进程中建设占耕、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熵值法和"PRS"框架,构建了投入强度、耕作状态和利用效率三个准则层共9个评价指标,运用加权求和模型对贫困地区的贵州省道真县2006—2015年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针对区域耕地利用现状情况提出了利用明晰产权、增加投入、创新产业开发模式等途径来提高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德州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主要驱动力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提出了区域土地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利用特色、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信息熵、非期望产出的SBM窗式分析模型与因子分析法,测度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度、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与城市化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江苏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的耦合水平处于低水平耦合和拮抗阶段,协调水平以勉强协调类型为主;两者呈波动增长的趋势,提升潜力较大。2)江苏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分布呈较大的空间分异特征,耦合度高及协调度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江苏南部地区;2006—2017年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空间演变特征明显。本研究可为江苏省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城市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模型的平凉市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模型,以平凉市六县一区作为评价单元进行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定量分析和有效性评价,以期获得耕地利用的结构优化方案及投入产出调整方案.结果表明:泾川、灵台、崇信、华亭等县耕地利用效益为DEA有效,崆峒、庄浪、静宁等县耕地利用效益为非DEA有效;泾川、灵台、崇信、华亭等县的规模收益不变,崆峒、庄浪、静宁等县规模收益递减;非DEA有效县区通过模型修正得知,减少投入可以使产出有一定比例的增加,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向最佳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4.
定西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定西市1998-2007年10 a间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和变化速度以及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对这10 a间土地利用结构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定西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逐年外流,其中耕地每年外流的幅度最大;林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其中林地每年的增加幅度最大;园地和牧草地的变化不明显.据此认为,定西市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防止耕地数量减少,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保持现有林地,适当供应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5.
以德州市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采用Costanza等和谢高地等确定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校正,对德州市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996~2008年,德州市农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城乡建设、交通用地面积增加;研究期内,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服务总价值也不断变化,1996年为114.540×108元,2008年为172.347×108元,净增57.807×108元,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年变化率为4.206%;不同生态服务类型价值中气候调节功能最大占22.08%,其次是废物处理功能占16.70%,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有增加趋势,年变化率为0.127%;林地面积的增加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增加贡献较大,城市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降低了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根据结果分析了德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土地利用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熵的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分析研究了2003年~2008年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2009年~2015年酒泉市的信息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变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  相似文献   

17.
宋晓丽  陈伟  樊俊华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361-1362
文章介绍了海口市土地利用概况,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了海口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认为在短期内社会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海口市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应按照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采用综合分析、线性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新一轮的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各类用地.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节水措施等基础上,分析了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以及其他行业用水的效率,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今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家口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向张家口市土地合理利用和规划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研究区域,从社会、经济和环境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其1995、2005和2014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1995—2004年张家口市土地利用总功能缓慢退化,区县间差异增大,土地利用以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为主;2005—2014年,土地总功能上升,区县差异缩小,土地利用以经济功能为主导,单项功能间协调性变差。2)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较强,环境功能较弱,坝上高原北部区县的环境功能相对较强,但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较弱。大部分区县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经历了先退化后提升的阶段,环境功能则是先提升后减弱。其中后一阶段环境功能退化以南部区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德州市城区基准地价演变趋势,通过对比德州市2010年和2007年城区基准地价,从定级范围、地价内涵、土地级别、技术手段和地价水平五个方面分析基准地价更新变化情况。更新后的基准地价,在范围上更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涵上更加充实,由"毛地、熟地价格"调整为"净地价格",容积率分级别确定;在级别上进一步优化调整范围;在手段上更加丰富科学;在地价水平上更符合德州地价变化情况。更新后基准地价存在的问题凸显在工业用地级差偏小,不能准确反映区位差别;受政策调控影响明显,不能客观反映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