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和"北京新三号"大白菜为试验材料,通过菌株产IAA能力的定性、定量测定和大白菜促生效应测定来验证其产IAA能力和促生功能.结果表明,2种菌株均能产生IAA,对大白菜幼苗的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叶面积、茎粗和主根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大白菜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地下部鲜质量,能显著提高土壤中IAA、速效磷、速效钾和矿质氮的含量,能够增加大白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由此可见,特基拉芽孢杆菌和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疆加工番茄田土壤中获得的贝莱斯芽孢杆菌JTB8-2对加工番茄促生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种子催芽、穴盘育苗和盆栽试验方法。【结果】贝莱斯芽孢杆菌JTB8-2菌株发酵菌液25、50和100倍稀释液处理的加工番茄植株株高、茎粗、茎鲜重和根鲜重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菌株JTB8-2发酵液25倍液、50倍液和100倍液处理的番茄植株茎鲜重显著高于NB培养基25倍液、50倍液、100倍液和空白对照;菌株JTB8-2菌株发酵液原液对20种作物种子萌发和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5倍及以上稀释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和芽生长无影响。【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JTB8-2菌株发酵液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其发酵液原液不宜做作物浸种处理,发酵液25倍及以上稀释液可以浸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以丰富烟草青枯病生防菌菌种资源。【方法】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菌株,测定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等,并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拮抗活性及其对烟株的促生作用。【结果】在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对烟草青枯病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TBWR1,序列基因登录号为EF562603,菌株TBWR1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C849252和Bacillus subtilis MN062963在同一分支上且同源性达8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生防效果达71.1%,并能显著促进烟草株高、叶长、茎围生长和根系生物量增加。【结论】枯草芽孢杆菌TBWR1可作为烟草病害生物防治的候选菌株,在烟草青枯病防治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研发十字花科蔬菜微生物种子包衣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菜心种子萌发试验,统计分析其根长、株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观察菜心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采用的6种芽孢杆菌均具有提高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最终筛选出对菜心幼苗生长有良好促进效果的芽孢杆菌以及其最适处理浓度是枯草芽孢杆菌(湖北)10 000倍液和枯草芽孢杆菌(河北)10 000倍液。[结论]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生作用,可以作为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丸粒化包衣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对西瓜幼苗具有促生作用根际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来自大田的健康西瓜植株根际分离细菌65株,室内活体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西瓜幼苗的促生效果,获得2株可以稳定促进幼苗生长的菌株NA-1和NA-33。利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表明该菌株分别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ce)。离体测定上述菌株可能具有的促生特性,发现2个菌株均具有产生吲哚乙酸(IAA)、溶磷能力,同时发现NA-1具有产生NH3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河北省秦皇岛滨海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耐盐促生芽孢杆菌,研究其在盐胁迫条件下对燕麦生长的促生效果,以期为研发耐盐促生菌剂和菌肥提供菌种资源。采用pH值9.0和NaCl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LB培养基筛选、分离耐高盐的芽孢杆菌菌株,用功能培养基从中筛选具有促生能力的细菌菌株,用Salkowski比色法定性定量分析其产IAA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盐胁迫条件下对燕麦生长的影响,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促生效果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得到13株耐高盐的芽孢杆菌菌株,其中3株芽孢杆菌(YP2、YP4、SM12)可耐受10%(质量分数)的NaCl,且均有解磷、解钾、固氮能力,具有较强的产IAA能力。接种这3株菌株均能在盐胁迫条件下促进燕麦生长,提高其抗盐能力,其中菌株YP2的效果最优,与对照相比,其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尖数分别显著(P<0.05)增加72.02%、42.58%、186.11%、392.35%、378.07%和518.85%,燕麦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降低43.34%,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312.20%、124.10%、274.09%和198.60%。经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YP2初步鉴定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该菌株作为盐碱地专用生物菌剂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芽孢杆菌对辣椒的促生作用。[方法]将辣椒种子分别浸泡于3种芽孢杆菌菌悬液中,记录种子发芽率及根、芽长度,研究各菌株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浸种和灌根2种方式,测定幼苗株高、根长、鲜重指标,研究各菌株对辣椒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3种芽孢杆菌均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种子萌发试验中,稀释10倍的GS09菌株菌悬液效果最为显著,相比对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分别增加了22.74%、15.39%、31.54%、23.33%;幼苗生长试验中,灌根方式优于浸种方式,GS09菌株100倍稀释液下株高、根长、鲜重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8.07%、55.56%、65.63%。GS10的促生效果仅次于GS09,GS01促生效果较弱。[结论]该研究可为挖掘新型根际促生菌株以及辣椒的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H1和H2对黄瓜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种子萌发和田间苗期试验,测定枯草芽孢杆菌H1、H2对黄瓜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H1、H2的各倍稀释液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50、100倍稀释液对种子的胚轴和幼苗鲜重有一定提升;100倍稀释液对黄瓜幼苗的株高、根系长度、叶绿素、磷和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枯草芽孢杆菌H1、H2对黄瓜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此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笔者所在研究室前期从水稻不同生境中分离到的9株芽孢杆菌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种子发芽率、幼苗建成(苗长、鲜质量)为指标,结果表明除了枯草芽孢杆菌BGW9,其余芽孢杆菌对提高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枯草芽孢杆菌BT16、高地芽孢杆菌BYW11、蜡质芽孢杆菌JGN15、地衣芽孢杆菌JJN9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而枯草芽孢杆菌BT6、蜡质芽孢杆菌JJN2、高地芽孢杆菌BYW11、枯草芽孢杆菌BGW9能显著提高幼苗鲜质量.在离体叶片上接种稻瘟病病菌评价其抗病性,研究发现高地芽孢杆菌BJW25、高地芽孢杆菌BYW11、蜡质芽孢杆菌JJN2、枯草芽孢杆菌BGW9的防治效果可达92%以上.根据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及稻瘟病防治综合测评,高地芽孢杆菌BYW11、枯草芽孢杆菌BGW9可作为防病促生菌进一步研究,为芽孢杆菌后续开发成生物肥料、生防菌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河南省洛阳地区烟株体内的内生细菌功能菌株,以期开发优良生防菌剂。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烟株各生育时期内生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测定内生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制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株产生IAA的水平。对筛选出的功能内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gyrB序列分析鉴定,并测定对种子萌发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株内生菌株的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7株,沙福芽孢杆菌(B.safensis)4株,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1株。芽孢杆菌属占菌株总数的91.67%,其中菌株LYYY63-1、LYRY39-1、LYSX141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分别为88.10%、84.55%和73.33%;沙福芽孢杆菌菌株LYYY61-2、LYYY117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62.10%、64.72%;奇异变形杆菌菌株LYRY45产IAA水平达11.06 mg/L,具有较高的产IAA水平。12株细菌对烟草7种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对烟草种子根长和总长均有显著的促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效防治设施黄瓜枯萎病,促进我国黄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筛选得到的枯萎病拮抗菌株的促生性能进行鉴定,并开展黄瓜幼苗栽培试验,验证所试拮抗菌株对黄瓜幼苗枯萎病的防效。【结果】所试8株拮抗细菌均具一定的促生性能,菌株固氮酶活性、有机磷溶磷量和分泌IAA浓度范围分别为133.97~876.83 nmol (C2H4)/(h·m L)、14.14~20.08μg/m L、3.43~17.78μg/m L,其中促生性能较好的有抗生素溶杆菌42-3、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L1-3、少动鞘氨醇单胞菌L5-4和蜡样芽孢杆菌L3-1。栽培试验结果显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L1-3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L5-4对黄瓜幼苗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发病率仅为24.83%,防治效果分别为36.67%和42.67%。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L1-3对幼苗的促生效果更优,有助于黄瓜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结论】相较其他菌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L1-3对黄瓜幼苗枯萎病的防效更优,促生效果显著,可用于在实际生产中防治黄瓜枯萎病及其他土传病害,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 L.)为供试作物,研究分离自连作太子参土壤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05(C05)与枯草芽孢杆菌G03(G03)的体外促生能力及根际接种这两株细菌对甘薯幼苗生长和盆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主要功能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根际有益细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接种C05、G03可以显著提高甘薯幼苗的主蔓长、最大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干重和叶片叶绿素a、b含量,其中C05对甘薯幼苗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接种C05、G03能够改善栽培土壤营养构成,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诱导甘薯抗病基因H1N1和促生基因ctd1、ERF2的表达。综合认为,解淀粉芽孢杆菌C05与枯草芽孢杆菌G03具有体外促生能力,根际接种这两株细菌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甘薯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小麦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取淮麦33种子,播种于装有营养土的盆钵中,待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根围促生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AR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M菌株、枯草芽孢杆菌XY菌株和菌株合剂(AR∶SM∶XY=10∶10∶1)]处理,LB培养基(CK_2)和清水(CK_1)为对照,通过断水模拟干旱胁迫,断水第15天进行抗旱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断水第4~15天连续测定小麦幼苗的抗旱系数。【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根围促生菌处理的小麦幼苗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CK_1和CK_2)(P0.05),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抗旱系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干旱胁迫下,接种不同根围促生菌可增强小麦幼苗耐旱性,不同根围促生菌诱导小麦幼苗抗旱能力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合剂XYSMAR。【结论】小麦浇灌根围促生菌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能力,其中以合剂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1619对加工番茄幼苗促生和苗期病害防控的综合作用,为培育壮苗,提供绿色的管理技术。【方法】采用室内穴盘育苗试验,分别用基质拌药和苗期喷雾法,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苗期病害的预防作用,研究其促生和防病的效果。【结果】各处理的出苗率达到稳定状态,呈现出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生长态势。1∶150出苗率最好、1∶100次之,1∶200出苗率较差,拌土法比喷雾法对番茄株高的促生作用更强。以1∶150拌土对番茄茎粗的促进作用最强。不同拌土量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7.68%~10.20%,拌土法对幼苗猝倒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1∶150和1∶200拌土发病率只有0.00~0.08%。【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能够改善加工番茄育苗穴盘的土壤生态环境,施用后土壤蓬松,对番茄根系和幼苗的生物量比对照有显著性增加;叶片颜色较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能够提高番茄免疫力,增强抗病性,对加工番茄幼苗猝倒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对萝卜、白菜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萝卜、白菜的种子萌发试验、幼苗盆栽试验以及小区试验,对小麦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菌株的促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1R-J无菌滤液不同浓度稀释液及菌悬液可促进白菜种子的萌发,使萌芽整齐、萌发率增高.其无菌滤液10倍稀释液浇灌处理的盆栽白菜幼苗,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长53%、200%和700%.同时发现,浇灌处理的盆栽萝卜幼苗与清水对照相比,株高、鲜质量、干质量也分别增长24.4%、215%和159%.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也证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具有促生作用,但促生效果低于盆栽试验.利用丙酮直接浸提法测定盆栽白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发现无菌滤液10倍稀释液和菌悬液10倍稀释液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高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高效生物农药,提高万寿菊种子成活率。【方法】采用室内试验测定10种生物农药、1种生防菌对万寿菊种子萌发及盆栽万寿菊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推进万寿菊种子的萌发进程并提高种子萌发率,处理1 d后种子均开始萌发,而清水处理(CK)4 d后种子才开始萌发;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处理7 d时萌发率分别为54.67%和52.00%,较CK(4.00%)分别提高50.67百分点和48.00百分点。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盆栽万寿菊植株促生作用最显著,株高、茎粗、根长、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分别为22.43 cm、1.67 cm、16.50 cm、8.16 g、6.95 g和1.21 g,除地下部分鲜重低于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处理(1.53 g)外,其余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土传三号悬浮剂、土壤调理剂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各生长指标四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并提高种子萌发率,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促进万寿菊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米槁(Cinnamomum migao)根部内生促生真菌菌株,探究其对米槁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方法】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祥乐村、坝碰村和平艾村采集米槁鲜根,分离纯化得到内生真菌,利用透明圈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促生作用研究,将所得菌株接种至蒙金娜无机磷固体培养基、解钾固体培养基及King液体培养基进行促生能力测定,筛选促生能力强的菌株;再将筛选所得菌株分别回接至米槁幼苗,以接种等量空白培养基为对照,培养180 d后测定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结果】从米槁根部分离纯化得到41属177株内生真菌,利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16株具透明圈的真菌;促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及深色有隔内生真菌(Acrocalymma vagum)4株菌株具有较高促生潜力。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球毛壳菌能显著促进米槁幼苗对钾的吸收,哈茨木霉能显著促进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幼苗对磷的吸收,深绿木霉能显著促进米槁幼苗苗高及地下部分的生长,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能显著促进幼苗SOD活性。4种促生菌对米槁幼苗的促生作用不同,其中促生菌的产IAA能力与米槁幼苗的生长显著相关,溶磷、解钾能力与PP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球毛壳菌、哈茨木霉、深绿木霉及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米槁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菌种对米槁幼苗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能高效溶磷的促生菌菌株,研究不同溶磷菌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SRSM培养基及改良Belimov方法从平凉市化肥施用冬小麦土壤中筛选溶磷菌株,利用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对筛选菌进行鉴定、分析其促生特性,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溶磷胁迫下玉米幼苗抗逆性等。【结果】在初步分离得到8株溶磷菌株中,筛选出1株ZX-2020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RNA 鉴定ZX-2020为Pseudomonas sp,GenBank登录号为MT084758。玉米幼苗生长试验表明,接种ZX-2020菌株的玉米与不同溶磷菌处理相比,其幼苗根、茎长度和叶面积均有显著提高,分别增加54.49%、26.96%和36.06%,产IAA量为6.71 mg/L,溶磷量为198.26 μg/mL。【结论】Pseudomonas sp.ZX-2020在施用化肥土壤中能更好地定殖,保证促植物生长能力的发挥,并为化肥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原位修复提供优良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分离自烟草根际的2株芽孢杆菌的种类及其抑菌促生特性,利用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法,将菌株YC2006和YC2008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烟草黑胫病病原(Phytophthora parasitica)和烟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病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烟草立枯病病原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35%和68.08%.菌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草种子发芽势,在育苗基质中添加菌剂可显著提高烟苗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2株芽孢杆菌对烟草主要真菌病原具有拮抗活性,同时兼具促进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水稻根际土壤溶磷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水稻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水稻根际溶磷菌株溶磷能力及其对水稻植株及根际土壤磷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溶磷圈法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具有较强溶解Ca3(PO4)2能力的2株细菌NDW1和NDW3,根据16S r DNA对菌株进行鉴定。以NBRIP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对2株菌株利用氮源、碳源及初始p H进行优化,鉴定菌株的吲哚乙酸(IAA)分泌量,研究溶磷菌对水稻的促生作用,以及对土壤速效磷和水稻幼苗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菌株NDW1和菌株NDW3分别被鉴定为Enterobacter sp.和Serratia sp.,2株菌株溶磷的最佳条件组合均为葡萄糖、蛋白胨及初始p H 6。2株菌株24 h内最高溶磷量分别为294.95和312.93μg·m L-1,且都可分泌IAA。土培和沙培条件下,溶磷菌NDW3对水稻株高、根长、最大叶长及地上干质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NDW3在2种种植条件下均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速效磷及水稻植株全磷含量。【结论】从水稻根际土壤分离获得2株溶磷能力较好的细菌菌株Enterobacter sp.NDW1和Serratia sp.NDW3,菌株NDW3对水稻的促生作用强于菌株NDW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