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Bc A 9 - B a r n a s e转基因雄性不育烟草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大白菜启动子BcA9与Barnase的融合基因对烟草叶片进行遗传转化,经含Basta的筛选培养基连续筛选,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转基因植株经PCR扩增,表明BcA9-Barnase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花药发育进行细胞学比较观察,显示野生型植株的花药发育正常,花粉粒形态正常,活力高;而转基因植株则发生花药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花粉母细胞退化,成熟花药中无正常花粉粒产生等系列现象.转基因烟草植株最终表现为花药瘦小、自交不能正常结籽等.同时,在高温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不育性稳定,无育性恢复现象.  相似文献   

2.
CYP86MF反义基因转化获得青花菜雄性不育植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含质粒反义CYP86MF基因片段)介导转化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 italica Plenck)下胚轴,经卡那霉素选择压下连续选择、扩繁和生根培养,获得了青花菜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检测证明,CYP86MF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染色体中。经花器官观察,转基因植株中有雄蕊发育不良、花粉不萌发的植株。转基因植株自交不能结实,用转基因植株花粉对正常植株进行人工授粉,不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植株花粉是不育的。用正常花粉对转基因不育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转基因不育植株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不育植株的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其不育性与CYP86MF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含质粒反义CYP86MF基因片段)介导转化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enck)下胚轴,经卡那霉素选择压下连续选择、扩繁和生根培养,获得了青花菜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检测证明,CYP86MF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染色体中。经花器官观察,转基因植株中有雄蕊发育不良、花粉不萌发的植株。转基因植株自交不能结实,用转基因植株花粉对正常植株进行人工授粉,不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植株花粉是不育的。用正常花粉对转基因不育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转基因不育植株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不育植株的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其不育性与CYP86MF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42个秋子梨品种及野生类型的花粉特性和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形态多为椭圆形或长圆形;雄性不育现象明显,有23个品种表现出雄性不育,为花药败育类型,占调查群体的54.8%I;-KI染色法和培养基培养法测定花粉活力差异较大,培养基培养法测定更为准确;温室催花可以得到可育性花粉,育性偏低。  相似文献   

5.
油菜雄性不育基因工程植株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含有抗除草剂溴苯腈与雄性不育嵌合基因、抗除草剂溴苯腈与育性恢复嵌合基因转化油菜下胚轴组织,分化再生获得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和育性恢复植株。用除草剂溴苯腈对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和育性恢复植株进行抗性鉴定,抗性可达10-3mol/L。再以抗溴苯腈基因为探针分别对其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杂交结果均为阳性。对两种植株花器解剖表明,雄性不育植株的花丝明显比花柱短,花粉少,育性恢复植株与正常植株相同  相似文献   

6.
农杆菌转化花粉愈伤组织获取纯合的转基因水稻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玉米转座子Ds导入粳稻(OryzasattvaI.subsp.japontca)中花11的花粉愈伤组织中,基因转化以对除草剂PPT有抗性的Bar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为选择标记.共获得了18个独立的转基因绿苗,其中单倍体11株,二倍体7株.转基因植株均抗除草剂BASTA.考查了二倍体植株种子后代(T1)对BASTA的抗性,7个株系的所有植株均抗BASTA,而未发生感抗分离,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是纯合的.PCR和Southernblotting的研究支持上述结果.对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的各种方法做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CaMVCABB-BJI和Bari-1株系基因Ⅵ的克隆和转化,在根癌农杆菌菌种GV3101的介导下,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了转化CABB-BJI和Bari-1基因Ⅵ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表明,基因Ⅵ已整合进拟南芥基因组并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生长点及花粉生活力较低等个体的变异株。而多数转基因植株(占转基因植株70.4%)为无症状的正常植株。对转化CaMVBari-1株系基因Ⅵ的9个无症状转基因株系接种CaMVCABB-BJI病毒抗性表明,9个转基因株系表现出了不同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在矮牵牛中筛选到的花药发育早期特异表达基因PhGRP的功能,构建了该基因的RNAi干涉载体,同源转化矮牵牛并进行了表型观测。与野生型对照相比,转基因矮牵牛植株的整体外观形态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其花器官的大部分形态指标均显著增大;花粉粒染色及离体培养表明其育性(包括活力和萌发力)显著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花粉粒大都畸形,外壁纹饰粗大;半薄切片结果显示,花药绒毡层发达且降解缓慢,推测绒毡层的发育异常为导致花粉粒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该文将HSP70反义基因片段与TA29花药特异性启动子连接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到烟草细胞得到转基因植株.通过分子杂交检测和GUS基因表达检测及育性分析证明HSP70反义基因片段已整合进烟草基因组中,并导致转基因烟草出现雄性不育.花药和花粉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的雌蕊正常、但花药和花粉出现败育,而对照植株的雌蕊和雄蕊都正常.通过线粒体HSP70蛋白的提取和测定,发现热激前后对照株的HSP70蛋白含量之比是1.39倍,转基因烟草不育株的HSP70蛋白含量之比为1.01倍,从而证明HSP70反义基因能够有效抑制HSP70蛋白表达而导致植物出现雄性不育.这一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芝麻雄性核不育材料发现及其育性遗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基地发现了芝麻雄性不育株,将其与可育株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主要区别是不育株雄蕊败育彻底,雌蕊发育正常,具有正常的结实能力,镜检后花粉败育率为99. 9%,而可育株雄蕊、雌蕊、结实均正常,花粉败育率仅为2.0*!%.初步的遗传分析表明,控制雄性不育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在不同的基因型中,雄性不育性状受1~2对隐性基因控制;在某些基因型中,雄性不育性状可能受两个以上基因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11.
几个紫花苜蓿亚(变)种花粉和胚珠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紫花苜蓿的育性特征与种子产量紧密相关,研究紫花苜蓿不同亚(变)种的育性遗传变异可为紫花苜蓿育性基因定位和种子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07-2008年,利用TTC染色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对3个紫花苜蓿亚种,包括黄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subsp. falcata)、紫花苜蓿(M. sativa subsp. sativa)和蓝花苜蓿(M. sativa subsp. caerulea),以及1个紫花苜蓿变种杂花苜蓿(M. sativa var. media)共计9个品种的花粉活力、胚珠数和结实率进行了观察,并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花粉活力与胚珠数的遗传变异以及与结实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花粉活力和胚珠数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花粉活力和胚珠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紫花苜蓿(匈牙利)花粉活力和胚珠数最高,达85.48%和13个/小花;(2)自交结荚率与花粉活力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而人工授粉结荚率与胚珠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3)在自交与人工授粉条件下,苜蓿品种结实率呈现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趋势,而自然授粉条件下则呈现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表明苜蓿属植物授粉方式与结实率紧密相关,且自交结实率<人工授粉结实率<自然授粉结实率。【结论】紫花苜蓿亚(变)种花粉活力和胚珠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分别在自交和人工授粉方式下与苜蓿的结实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蓝猪耳花粉管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建立植物离体受精体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技术,研究了蓝猪耳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体外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蓝猪耳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5.00%(V/V)蔗糖、0.01%(V/V)氯化钙、0.01%(V/V)硼酸和0.01%(V/V)磷酸二氢钾,其培养基的渗透压主要靠蔗糖调节。[结论]硼是蓝猪耳花粉萌发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钙对花粉管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并推测钙离子主要是通过电压依赖型钙通道进入花粉管内部。  相似文献   

13.
An anti-gene CYP86MF was introduced into hypocotyls of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L.var. italica Plenck)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nd the transgenic plants were obtained by kanamycin selection. The results of PCR, Southern blot and Northern blot indicated that the anti-CYP86MF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chromosome of the transgenic plant. And also, plants with hypogenetic stamina or ungerminated pollen were observed. The transgenic male sterility plant could fructify via artificial pollination with normal pollen. Thus it was proved that the pistil of male sterility plant was normally developed, and the sterility originated from anti-CYP86MF.  相似文献   

14.
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白菜核不育两用系与玻里马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植株性状、育性、花器结构和花粉扫描电镜形态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玻里马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生长势强于核不育两用系,其中不育株的生长势强于可育株,且分枝数也较可育株多.两用系不育株的花蕾松软,花朵花冠较小,花丝短缩,花药戟形、褐色无粉,花粉粒空瘪畸形.玻里马不育系花蕾瘦瘪,花瓣皱缩,花色较淡,花粉粒多瘦瘪.两用系不育株花粉败育比玻里马不育系要明显,而花药败育则相反.两用系可育株与玻里马保持系花粉粒都比较饱满,保持系的网脊细,网眼大.实验还表明,该玻里马不育系转育容易,在大白菜、塌菜中可以找到恢复系.  相似文献   

15.
甜瓜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后,甜瓜花粉在柱头上约25min开始萌发,1.5h花粉管已进入子房顶部胚珠之间,8h后花粉管尖端开始释放物质进行受精;花粉管生长速度,在柱头内为1.91mm/h,子房内为0.66mm/h.花粉管在体内的生长速度与温度和生理状态都有关;培养基上的离体花粉在18~35℃之间,花粉管生长速度与温度呈高度正相关;开花前一天蕾期授粉也能受精结实,但花粉萌发率较低,花粉管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粉结实膨大率并不高的植物。耐冬山茶的花粉生活力从35.71%~90.29%不等,不同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分别于人工授粉后的不同时间段对毛葡萄雌能花株雌蕊进行荧光染色后压片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后花粉的萌发率显著高于自然授粉状态,且环境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花粉的萌发。人工授粉72 h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内部,且参与受精的花粉管由于先端膨大出现了生长受阻现象;而自然授粉72 h内均未见有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主要在花柱中部停止生长。2种授粉方式出现的花粉管生长停滞现象,均对毛葡萄结实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反射技术的砀山酥梨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以砀山酥梨花粉为试材.4℃下贮藏,以0、7、27、43与65 d贮藏后花粉为试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花粉采集光谱数据.以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对采集的100个梨花粉近红外反射光谱与花粉活力进行定标模型拟合,判别鉴定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栽培菊花与野生菊杂交结实率低,严重影响野生资源优异基因利用的原因。【方法】以栽培菊花‘奥运天使’(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Aoyuntianshi’)为母本,菊属野生种野路菊(D. japonense)为父本,在人工杂交前利用花粉离体培养方法对父本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在人工杂交后不同时间,对母本的雌蕊分别进行取样固定,并利用苯胺蓝染色法和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行为及受精后胚胎发育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父本花粉活力为10.0%;人工授粉后0.5~8 h,随着时间延长,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数量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小,到授粉后8 h时,平均每个柱头萌发的花粉数只有16.1粒。但此后,大量花粉开始萌发,在授粉后12 h时,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的花粉数达到40.2粒。到24 h时,柱头上花粉平均萌发数量达到最 高,为51.5粒。随后柱头上萌发花粉的数量开始降低,到授粉后48 h时,柱头上平均萌发花粉数量降为42.3 粒。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大量胚胎异常降解,使正常胚胎的比例逐渐降低,其中球形胚阶段正常胚胎比例为 26.7%,心形胚阶段为18.3%,鱼雷胚阶段为14.4%,子叶胚阶段为10.6%,最终杂交结实率仅为7.6%。将已去雄的花序在开放条件下自然授粉,发现结实率高达51.4%。【结论】花粉活力及花粉在柱头的萌发行为对杂交结实率影响不大。杂种不活,即大量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异常降解,可能是引起‘奥运天使’与野路菊杂交结实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吴娟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02-21804
[目的]比较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蓝猪耳花粉管表面形貌和细胞壁中纤维素微纤丝排列的效果。[方法]蓝猪耳花粉离体培养2 h后,利用FESEM和AFM原位观察无损的花粉管表面形貌和细胞壁的精细结构。[结果]FESEM可见花粉管表面粗糙的网状结构;AFM可获得花粉管的三维立体图像,并可见花粉管细胞壁物质的精细结构和纤维素微纤丝的排列情况。[结论]AFM是一种观察花粉管表面结构和细胞壁中纤维素微纤丝排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