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南方水稻土酸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明确中国南方水稻土酸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控水稻土酸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国南方江苏、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6个省份(自治区)的20个水稻土长期定位监测点,统计分析水稻土pH演变特征及阶段性变化规律,并探讨施肥量及土壤氮素含量对水稻土酸化的影响。【结果】1988-2013年25年间中国南方水稻土显著酸化,土壤pH下降0.59个单位,平均每年下降0.023个单位。水稻土酸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起始的14年中水稻土pH急速下降,平均每年可下降0.051个单位;近10年间,土壤pH趋于平稳。增施化肥特别是化学氮肥可导致水稻土酸化,二者与土壤pH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由此推算出化学氮肥每增施100 kg·hm-2,水稻土pH可下降0.65个单位。减少有机肥的施用也可引起水稻土酸化,有机肥施用量与土壤pH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肥每减少100 kg·hm-2,水稻土pH下降0.51个单位。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与pH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每增加100 mg·kg-1,水稻土pH约下降0.1个单位。【结论】在过去25年间,中国南方水稻土显著酸化,酸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施肥初期土壤pH显著降低。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和增施有机肥是控制水稻土酸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皖北地区设施栽培土壤酸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群英  李孝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79-2280
测定了皖北地区典型设施土壤的pH值和交换性酸,研究了旱地改为菜园土后,土壤pH值和交换性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普通农田改为菜园土后,土壤的酸化速度加快,在潮土上形成的菜园土10年左右变为酸性土壤,在砂姜黑土上形成的菜园土5年左右便开始酸化,种植蔬菜时间越长,土壤pH值下降越多。菜园土的酸化主要发生在耕作层,并产生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酸。  相似文献   

3.
利用两种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玛塔),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评估添加量和修复效果,选择玛塔进行室外盆栽试验,研究其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室内培养60 d后,添加土壤改良剂后酸化土壤的pH均显著升高,升高幅度随添加量增加而升高.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H上升0.17~0.38,添加玛塔处理的土壤pH上升0.68~2.20.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总酸、交换性铝含量,并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玛塔显著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总酸、交换性铝、交换性H+含量.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玛塔提高了土壤pH,且增加了茶苗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叶面氮含量.总之,玛塔可以快速提升土壤pH且维持较长时间,可作为茶园酸化土壤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梨树灌区,水稻大棚育苗选用缓冲容量小于4.5me/100g的土壤作床土为宜。床土调酸在pH4.0—4.5的范围,可以培育壮秧,不发生立枯病和盐分危害。土壤缓冲容量和适宜用酸量呈极显著相关(γ=0.9864),可根据回归方程=0.0171+0.0423x(当土壤缓冲容量小于2.0me/100g时)或=0.2474+0.0353x(土壤缓冲容量大于2.0me/100g时)计算疏酸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红壤区典型县域祁阳为例,分析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酸度和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为该区合理利用土地防治酸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8个点位,采集水田及相邻的旱地和菜地,分析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碱性母质发育的土壤pH均显著高于酸性母质发育的土壤。酸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菜地后土壤pH降低了0.48个单位;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pH分别降低了0.74和0.53个单位。双直线模型拟合分析表明,当水田、旱地和菜地的土壤pH分别低于5.88、5.78和5.63时,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快速升高,且降低一个pH单位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分别增加1.09、2.33和2.93 cmol(+)·kg-1。酸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1.06和0.42 g·kg-1,而菜地无显著变化;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3.88—17.28和0.57—0.71 g·kg-1  相似文献   

6.
通过向低、中、高及去有机质含量土壤处理中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秸秆添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腐解能力及土壤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恒温培养150 d后,土壤中秸秆腐解率表现为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低有机质含量土壤>去有机质含量土壤,高有机质含量土壤均高于其他3种有机质含量处理腐殖化系数,且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转化效果最好,有机质增加量最多。对于土壤酸度的影响,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土壤pH上升幅度增加,土壤中交换性H+、交换性Al3+、交换性酸的含量降低。不同秸秆添加量条件下,4个有机质含量土壤表现不同,低有机质含量土壤秸秆添加量为10~15 g/kg时,土壤pH增幅最大,土壤交换性H+、交换性Al3+、交换性酸含量减幅最大,土壤酸度降幅最大;中、高有机质含量土壤秸秆添加量为15~20 g/kg时,土壤pH增幅最大,土壤交换性H+、交换性Al3+、交换性酸含量减幅最大,土壤酸度降幅最大。相对3种有机质含量土...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水稻土的酸化特征,并通过定点观察研讨了该省水稻土的酸化速率和酸化原因。结果表明:浙江全省水稻土pH值主要在4.506.50之间,以酸性为主,pH值中值为5.70;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目前水稻土呈现明显的酸化:pH值在5.5以下的土壤比例明显地增加,而pH值在5.56.50之间,以酸性为主,pH值中值为5.70;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目前水稻土呈现明显的酸化:pH值在5.5以下的土壤比例明显地增加,而pH值在5.57.5之间土壤的比例明显地下降,pH值中值下降了0.39个单位。定点调查表明,近30年内水稻土的pH值下降量在0.177.5之间土壤的比例明显地下降,pH值中值下降了0.39个单位。定点调查表明,近30年内水稻土的pH值下降量在0.170.83之间,下降速率表现为蔬菜地>桑园地>苗木地。分析认为,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长期旱作及大气酸沉降是引起水稻土酸化的主要原因;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相比,长期种植水稻可减缓土壤的酸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土壤酸化对水稻土钾素平衡的影响,在浙江省选择4种代表性土壤,模拟土壤酸化,并在酸化土壤中采用施用钾肥等措施,研究其对土壤钾形态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土壤钾素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渐由矿物态、非交换态向交换态和水溶态转变;矿物态和非交换态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水溶态的比例逐渐增加.土壤中矿物态钾和非交换态钾发生明显下降的pH值大约为3.0~4.5;酸化对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水稻土中矿物态钾和非交换态钾的影响大于对丘陵和河谷平原水稻土的影响;土壤酸化后,施入土壤中的钾主要以活性较高的水溶态和交换态存在,向非交换态转化的比例明显降低,土壤对外源钾的缓冲性逐渐下降.淋洗试验表明,酸化加速了土壤钾素的释放和迁移,释放量随土壤酸度增加而上升;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沸石可增强土壤对钾素转变的缓冲性,降低土壤钾素的淋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热带农业废弃物对橡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为利用农业废弃物延缓和修复土壤酸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室内培养试验(25℃恒温培养70d)研究在橡胶园土壤中分别添加15和45g/kg椰糠、香蕉假茎、橡胶木屑、蔗渣4种农业废弃物,对橡胶园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无机氮含量的影响,以不添加任何农业废弃物为对照。【结果】添加量为15和45g/kg时,4种农业废弃物处理土壤pH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椰糠外,香蕉假茎、橡胶木屑、蔗渣均可明显提高土壤pH,其对土壤pH的提升效果表现为香蕉假茎橡胶木屑蔗渣椰糠。香蕉假茎、橡胶木屑、蔗渣均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而椰糠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酸含量。添加量为15和45g/kg时,4种农业废弃物均增加了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结论】添加量为45g/kg时,4种农业废弃物对橡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较大,其影响大小顺序为香蕉假茎橡胶木屑蔗渣椰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利用方式改变引起的土壤酸度变化及其机理,从浙江省选择淡涂泥田、黄斑田和黄泥田等3类代表性水稻土,基于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水分条件及酸与盐年输入量的差异,模拟研究了多年种植水稻、露地旱作和大棚种植等环境下的土壤酸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模拟周期的增加,3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均呈现酸化,露地种植旱作和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pH的下降明显大于水稻种植环境;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酸化速率明显高于露天旱地.随着土壤pH的下降,土壤中交换性酸也随试验周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同时交换性铝占总酸的比例却逐渐上升.不同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黄斑田<黄泥田<淡涂泥田.水田转变为旱地后,原土壤中还原性物质氧化加剧了土壤的酸化;施肥量大、盐分积累明显是导致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pH快速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不同钾肥品种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用 KCl、K2 SO4 及 KCl K2 SO4 对黄瓜、番茄、甜椒、线辣椒 4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 KCl、K2 SO4 或 KCl K2 SO4 处理对黄瓜、甜椒、线辣椒产量影响不显著 ;但对番茄 ,KCl K2 SO4 处理与 KCl或 K2 SO4 处理相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 4种蔬菜以施 K2 SO4 处理的品质最好 ,KCl处理对黄瓜、番茄 v C含量影响较大 ,对线辣椒几乎无影响。 K对蔬菜作物 N、K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大于 P,对 K的需求量为番茄 >甜椒 >黄瓜 ,对 N的需求量为黄瓜 >甜椒 >番茄。  相似文献   

12.
酸沉降对蔬菜吸收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庆市是我国受酸沉降影响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酸沉降对蔬菜(豇豆、甘蓝和西红柿)吸收养分的影响。对酸沉降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在污染区和对照区吸收养分的影响的试验困块中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试验田块中酸沉降的输入不同和土壤酸化程度的不同,蔬菜吸收N、P、K和S营养元素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污染区降雨中s的输入是对照区的2倍。污染区单位面积蔬菜对N、P、K和S的吸收均低于对照区,尤以K吸收的减少最为明显。3种蔬菜受酸沉降影响的程度也不同,西红柿和豇豆对酸沉降和土壤酸化比较敏感,甘蓝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土壤酸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土壤的酸化进程显著加快,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危害。介绍了我国土壤酸化的现状,对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和农业生产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土壤酸化机理、土壤酸化后对植物产生酸毒害程度以及近年来酸化土壤的改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应用标记15_M的田菁和硫铵进行一季水稻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1.田菁和硫铵单独施用,田菁氨素的17.6%和41.8%分别为稻秆和谷粒利用,硫铵氨素的分别为15.1%和29.0%。这两种肥料氮在谷粒中分布的比例较大,稻杆和谷粒对田菁氨的利用率都高于硫铵氮.2.施用硫铵有促进水稻吸收土壤氨素的作用,比不施氨对照增加71.8%;相反,施用田菁减弱了水稻对土壤氨的吸收,比对照减少37.1%。3.田菁和硫铵混合施用,除了可使水稻对田菁氨的吸收增加(5.2%)。对硫铵氨的吸收减少(5.3%)外,亦有促进水稻增加吸收土壤氨素的作用,4.与硫铵单独施用的结果相比,这两种肥料混合施用,可以在消耗较少量土壤氨素的基础上,更好地维持水稻生长所需的氨营养供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肥处理对有机基质型砂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简易有机基质槽培,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肥水平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3个水分处理,分别是高水(95±5)%(H1)、中水(80±5)%(H2)、低水(65±5)%(H3);4个施肥处理分别是只用有机基质栽培,不追施无机化肥(T1);追施化肥,尿素1 084.665 kg/hm2,硫酸钾483.06kg/hm2(T2);尿素1 812.825 kg/hm2,硫酸钾1 115.775 kg/hm2(T3);尿素2 540.835 kg/hm2,硫酸钾1 748.505 kg/hm2(T4);采用完全随机组合,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基质相对含水量相同时,番茄不同施肥处理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产量均以T3为最高,Vc及可溶性固形物则以T4为最高;在相同肥力情况下,番茄不同水分处理中H1的产量远远高于其他两个水分处理,但是品质却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呈现显著增高的趋势,以H3最好;综合考虑水分和肥料双因素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处理H2T3为最佳处理,其次为处理H2T4,也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全面了解浙江省临安市农地土壤酸化状况,为防治土壤酸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结合耕地地力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全市不同利用类型农地土壤的酸化趋势与酸化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与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临安市农地土壤酸化十分明显,pH<4.5 的强酸性土壤和pH 4.5~5.4 之间的酸性土壤的比例已分别占23.4%和46.6%,其中以茶树、蚕桑和雷竹产业带土壤的酸为最明显。与1982年调查比较,农地土壤pH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分析认为,过量施肥和酸雨是引起该市农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为防控该市农地土壤的进一步酸化,笔者认为除做好合理施肥工作外,应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推广无机改良技术、有机改良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施用生物质炭等多方面对农地土壤酸化进行控制与改良修复。  相似文献   

17.
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是一种广谱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作物种植之前的土壤消毒方法。为提高RSD的杀菌效果,本文以丛枝菌根菌、降解菌、蚓粪为添加物研究其对已添加苜蓿秸秆的RSD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菌、降解菌、蚓粪的添加显著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NH4+、NO3-、SO4-2含量。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处理效果为:FAJ>ACJ>FAA>FA>FAY> CK2> CK1。本研究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SO42-是驱动尖孢镰刀菌减少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降解菌与苜蓿秸秆配施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最佳,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番茄枯萎病的发病率,具有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水稻土的酸化特征及其起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水稻土的酸化特征,并通过定点观察研讨了该省水稻土的酸化速率和酸化原因。结果表明:浙江全省水稻土pH值主要在4.50~6.50之间,以酸性为主,pH值中值为5.70;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目前水稻土呈现明显的酸化:pH值在5.5以下的土壤比例明显地增加,而pH值在5.5~7.5之间土壤的比例明显地下降,pH值中值下降了0.39个单位。定点调查表明,近30年内水稻土的pH值下降量在0.17~0.83之间,下降速率表现为蔬菜地>桑园地>苗木地。分析认为,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长期旱作及大气酸沉降是引起水稻土酸化的主要原因;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相比,长期种植水稻可减缓土壤的酸化。  相似文献   

19.
氮肥形态对印度芥菜吸收土壤中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吸收土壤中铅的影响。[方法]在盆栽试验中,将印度芥菜播种到含醋酸铅的土壤中,分别对其施以不同形态的氮肥:(NH4)2SO4、NH4NO3和Ca(NO3)2,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吸收土壤中铅的影响。[结果]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地上部和根系含铅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系铅含量的影响依次为:(NH4)2SO4>NH4NO3>Ca(NO3)2。[结论]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系含铅量有显著影响,施(NH4)2SO4时含铅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作障碍是设施蔬菜栽培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设施土壤障碍因子已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从土壤酸化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根系分泌物、土壤病虫和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综述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