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拟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上环并给予西药戊酸雌二醇片配合黄体酮胶囊行周期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汤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宫腔粘连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拟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周期治疗能有效改善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月经量,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自制弹力伸缩帽的效果。方法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颅脑损伤8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自制弹力伸缩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脑水肿和脑膨出的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56.1%和53.7%,实验组分别为19.5%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弹力伸缩帽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0.5%利多卡因漱口液对扁桃体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 100例扁桃体摘除术后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含0.5%利多卡因漱口液漱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扁桃体摘除术术后6 h进食、12 h白膜形成、24 h愿意说话的例数均比对照组多(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6.05±0.66)d vs(7.68±0.68)d,P〈0.01)。结论扁桃体摘除术后,用0.5%利多卡因漱口液漱口,减轻伤口疼痛,促进患者进食,加快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眼表生物膜固定装置(BMFD)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治疗急性期眼表烧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1眼眼表烧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9例(10眼),实验组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SLFAMP),对照组10例(11眼)采用常规的缝线法新鲜羊膜覆盖术(TFAM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眼表上皮化时间、睑球粘连的发生率,并观察患者眼表组织稳定性及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9.5±3.8)min,角结膜上皮化时间为(16.8±7.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4±10.7)min和(21.6±9.8)d(P<0.01);实验组的术后羊膜下积液发生率为10.0%,睑球粘连的出现率为20.0%,均少于对照组的36.4%和45.5%。结论利用BMFD固定羊膜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具有操作简便、无损伤、治疗死角小及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更换羊膜等优点,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眼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e cell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中对其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为今后基于羊GCSF为靶标诱导全能干细胞进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羊GCSF真核表达质粒pRTL1-GCSF和对照载体质粒pRTL1分别转染到1×105个细胞/mL的羊成纤维细胞中,培养48 h后,利用Trizol法分别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羊GCSF在羊成纤维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水平。通过GCSF依赖型细胞系NFS-60,利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alamarBlue测定转染48 h后羊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表达的GCSF的生物学活性。通过HEK 293F悬浮培养细胞系真核表达分泌型羊GCSF蛋白后,用Ni-NTA凝胶对细胞表达至细胞培养基中的GCSF蛋白进行纯化,并SDS-PAGE检测。加入纯化的30 ng·mL-1 GCSF蛋白后在24和48 h时,通过alamarBlue测定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状态,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羊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结果】羊GCSF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羊成纤维细胞48 h,检测发现在羊成纤维细胞中GCSF表达量得到显著提高。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转染了pRTL1-GCSF质粒的羊GCSF表达量是转染了pRTL1空载对照组的(50 615.92±4 738.83)倍(P<0.01);羊成纤维细胞瞬时分泌表达的含有GCSF蛋白的培养基上清加入到GCSF依赖型细胞系NFS-60后,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的NFS-60的荧光强度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中的NFS-60的荧光强度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羊GCSF能显著刺激NFS-60细胞的增殖,表明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羊GCSF具有生物学活性。用HEK 293F悬浮培养细胞系真核表达分泌型羊GCSF蛋白后,纯化得到羊GCSF蛋白。在羊成纤维细胞中添加30 ng·mL-1的羊GCSF后,体外培养24和48 h,GCSF试验组与培养基稀释液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变化差异不显著,而细胞周期的分布出现显著改变。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G1期细胞比例由(55.29±1.68)%增加到(69.37±0.24)%,差异极显著(P<0.01);S期细胞比例由(15.99±0.38)%变为(15.39±0.60)%,差异不显著(P>0.05);G2/M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比例由(22.88±1.00)%增大到(26.76±0.82)%。表明在羊成纤维细胞中加入羊GCSF的24 h后,处于分裂状态和间期的细胞显著增多。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1期细胞比例由(65.96±0.37)%减少为(45.69±0.26)%,差异极显著(P<0.01);S期细胞比例由(13.45±1.33)%增加为(37.87±2.43)%,差异极显著(P<0.01);G2/M期细胞比例由(16.42±1.29)%变为(21.80±1.86)%,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加入GCSF的羊成纤维细胞在48 h时,处于间期的细胞显著减少,同时DNA复制状态的细胞显著增多。试验组凋亡率和对照组相比,培养24 h时对照组(Ctr)和试验组(GCSF)的凋亡率分别是(7.51±0.38)%和(9.16±0.46)%。48 h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凋亡率分别是(5.73±0.29)%和(5.39±0.27)%。72 h时对照组(Ctr)和试验组(GCSF)的凋亡率分别是(8.88±0.45)%和(5.41±0.27)%,24 h和72 h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48 h检测时凋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GCSF添加的24 h内促进了细胞凋亡,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凋亡受到抑制。【结论】羊成纤维细胞中可以瞬时过量表达羊GCSF,并具有生物学活性。GCSF不影响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可调控其周期,影响细胞凋亡。该结果为今后通过羊成纤维细胞介导GCSF培育具有高免疫力、高抗病性的羊进行分子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阴道分娩和择期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3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n=77)和对照组(n=86)。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模式,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治疗模式,统计两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分别对比实验组中阴道分娩(实验A组)和剖宫产(实验B组)分别与对照组中阴道分娩(对照A组)和剖宫产(对照B组)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孕妇及家属满意率为77.9%,高于对照组的27.9%;实验组对入院宣教知识的完全掌握率为53.2%,高于对照组的16.3%。实验A、B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分别低于对照A、B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孕妇及家属满意度及入院宣教知识掌握程度,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屈指肌腱修复术中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术后肌腱粘连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46例开放性锐器伤致屈指肌腱完全断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34指)及对照组(23例,32指)。治疗组在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屈指肌腱后,在肌腱吻合口近、远端1 cm及腱鞘吻合处表面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照组直接用改良Kessler法加外周加强缝合法修复。术后3个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2.3%;1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对照组优良率62.5%,5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1855,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可有效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不影响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及实验组(n=42),分别行传统气管切开及经皮气管切开术。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瘢痕面积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气管狭窄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4.8%vs 23.8%,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手术中使用甲氨喋呤(MTX)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确诊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取胚术,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4)术中局部应用MTX20mg,对照组(n=34)局部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术前和术后d1、d4、d7、d10、d14查pHCG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2组术前一般情况和血pHC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d1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d4、d7(P〈0.01)和d10、d14(P〈0.00)差异有极显著性。实验组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对照组出现6例术后PEP,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腹腔镜开窗取胚术中局部应用MTX可预防术后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崇明白山羊的繁殖效率,用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对崇明白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回收2~4细胞期胚胎移植至同期发情受体的输卵管,跟踪受体妊娠和产羔结果,比较不同FSH剂量时的超排结果,比较受体品种和移植胚胎数对妊娠率和产羔率的影响。试验结果为:(1)对于体重在20~30 kg的崇明白山羊,FSH的最佳超排剂量为240 U,每头次超排平均可获得可用胚胎10.06枚。(2)每只受体均移植2枚胚胎时,徐淮山羊的早期妊娠率为56.44%(57/101),高于崇波杂交羊组(崇明羊与波尔羊的杂交后代)47.62%(10/21)和徐波杂交羊组(徐淮羊与波尔羊的杂交后代)46.93%(23/49),但各组间早期妊娠率差异均不显著。(3)移植4枚胚胎时,妊娠率为60.00%(12/20)、产羔率为1.75,均高于移植2枚胚胎组的52.82%(75/142)和1.30。而移植4枚时胚胎的得羔率为26.25%(21/80),低于移植2枚胚胎组的33.25%(141/424)。这表明,移植4枚胚胎可以提高受体妊娠率和产羔率,但降低了胚胎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兔胚胎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用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兔胚胎的效果.结果表明,兔早期囊胚在0.5M海藻糖(93.8%)溶液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0.5M蔗糖组(70.0%,P〈0.05).对照组与不同浓度甘油处理间兔胚胎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用不同浓度乙二醇玻璃化冷冻兔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对照组与10%,20%EG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10%,20%EG组均显著高于30%EG组(P〈0.05).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体内胚胎组(79.4%)显著高于体外胚胎(54.1%,P〈0.05),囊胚孵化率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缓慢冷冻法与玻璃化冷冻法之间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绵山羊双羔素在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在辽宁省盖州市、凤城市、瓦房店市、山西省岢岚县和河北省涞水县的绒山羊场和农户家,对1 327只2~6岁的辽宁绒山羊母羊进行免疫注射试验。[结果]试验组产羔率132.93%,对照组产羔率115.77%,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羔率和双羔率均提高17.16%,差异显著(P0.05)。[结论]绵山羊双羔素可以提高辽宁绒山羊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13.
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月龄海门山羊和波尔山羊×海门山羊F1公羊为研究对象,对海门山羊不同性别与不同部位肌肉的组织学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海门山羊母羊股四头肌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大于公羊(P〈0.01),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小于公羊(P〈0.01);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之间的肌纤维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特性也存在显著(P〈0.05)与极显著差异(P〈0.01);海门山羊公羊的肌纤维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肪滴,说明其氧化代谢率高,保水性能强,柔嫩多汁,肉质优良。[结论]为海门山羊的进一步选育、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用20只7月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辽宁绒山羊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其饲喂大叶章占粗饲料比例分别为25%、50%、75%和100%的日粮,研究饲喂不同比例大叶章日粮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5%日粮组绒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羊绒的生长速度、羊绒伸直长度、羊绒细度、羊绒强度、拉伸长度,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将微生态制剂产品倍利素添加到断奶仔猪的日粮中,通过测定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粪便菌群数、消化酶的活性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等指标,探讨倍利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增重比降低了6.60%,发病率降低了19.4%,腹泻率降低了12.3%;54日龄时,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数比对照组低7.10%(P<0.05),差异显著;61日龄时,试验组的拟杆菌、乳杆菌数分别高出对照组14.5%(P<0.05)、4.80%(P<0.05),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数比对照组低7.80%(P<0.05),均差异显著;在54、61日龄时,试验组粪便中中性蛋白酶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1.6%(P<0.01)、56.9%(P<0.05),淀粉酶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0.8%、16.9%;在47、54、61日龄,试验组仔猪粪便中sIgA含量高出对照组44.1%(P<0.05)1、6.2%2、7.7%(P<0.05);结果表明,该微生态制剂产品有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基因群和阴道念珠菌(Cd)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Uu合并Cd感染患者(实验组)和单纯Uu察染患者(对照组)的宫颈拭子标本,通过培养法和PCR法检测Uu及其基因群。结果实验组70例中属基因1群有40例(57.1哟,基因2群有28例(40.0%),基因1群和2群混合感染2例(2.90)。对照组68例中属基因1群有35例(51.5%),基因2群有32例(47.1%),基因1群和2群混合感染1例(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基因群的Uu在阴道念珠菌感染者和非念珠菌感染者之间的分布无差异,提示Cd感染与Uu基因群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大豆农艺性状的QTL分析(摘要)(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大豆农艺性状的QTL,为探讨大豆的遗传机制及进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栽培大豆"合丰25"为母本和半野生大豆"新民6号"为父本杂交得到的122个F8代重组自交系为试材,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产量、百粒重、生育期5个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蛋白质、脂肪含量均使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结果]控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产量、百粒重、生育期性状的4、4、1、2、5个共16个QTL位点,遗传贡献率在7.4%~33.7%。其中,遗传贡献率较大的主效QTL有分别位于I连锁群上Satt562-Sat_219、Sat_219-Satt496、Sat_219-Satt496区间的3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位点,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29.15%、33.70%和31.67%,且均为来自母本合丰25的加效基因,还有位于O连锁群上Satt477-Satt331、Satt331-Satt153区间的2个控制生育期QTL位点,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24.69%和24.96%,也是来自母本合丰25的加效基因。另外,6个分别距M连锁群Satt175(蛋白质)、A1连锁群Satt684(油分)、F连锁群Satt348(油分)、J连锁群Sat_412(油分)、C1连锁群Sat_416(百粒重)、C1连锁群Sat_416(生育期)标记仅有0.01cm的QTL位点。[结论]定位了影响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百粒重和生育期5个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山羊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1.60±2.45 kg的乐至黑山羊断奶羔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体重大小,将其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24头,随机地分到3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羊;对照组精料为场里原有精料(基础精料),试验Ⅰ组精料为50%基础精料+50%微生物发酵饲料,试验Ⅱ组精料为100%发酵饲料,粗料为青贮玉米秸和油菜颖壳,各组相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提高日增重1265%(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日粮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和发病率(P<0.01);各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4472%,而试验Ⅱ组的采食量、日增重和经济效益低于对照组。说明山羊精料中添加5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可提高山羊日增重和养分消化率,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日粮添加大豆油对绵羊羊毛脂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将20只体重相近(40~45kg)的1.5岁左右敖汉细毛母羊按单因素随机设计原理分成4组,每组5只,全部单栏饲养,分别饲喂添加了0%、2%、4%、6%大豆油的日粮,试验期8个月.结果添加4%大豆油显著提高了羊毛脂的含量(P〈0.05),2%和6%的添加水平不影响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