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提高酿酒酵母(S.cerevisiae)发酵活菌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酿酒酵母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2.0%、红砂糖2.0%、蛋白胨3.0%、酵母粉1.0%、KH2PO4 0.1%、K2HPO4 1.0%、Mg SO4·7H2O 0.1%、NaCl 0.1%。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 H值6.0,装液量75 ml/500 ml,接种量5.0%,振荡速率180 r/min,发酵温度30℃。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酿酒酵母活菌数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5.8×108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9倍。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筛选一株高产有机酸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芽孢形成条件进行优化。从实验室保藏的200株芽孢菌株中筛选能够使溴甲酚紫平板变黄的菌株。利用液相色谱对筛选所得的菌株发酵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含量进行测定。根据目的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对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p 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对菌株芽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R42-16发酵液中乙酸、乳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221、174μg/ml。经鉴定菌株R42-16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本试验条件下,菌株R42-16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1%、酵母浸粉2%、Mn SO4·H2O 0.01%、Ca Cl2·H2O 0.01%,培养基最佳初始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4 ml、p H值6、装液量50 ml/25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菌株R42-16的活菌数达到3.19×109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3.76%。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培养基成分:蔗糖29.42 g/l、酵母粉8.13 g/l、柠檬酸钠1.0 g/l、MgSO4.7H2O 0.2 g/l、K2HPO44.0 g/l、KH2PO46.0 g/l、初始pH值7.23;最佳培养条件: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发酵温度40℃、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11 h,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达到7.5×109cfu/ml。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有机米糠为发酵底物,研究酵母菌对锗的生物富集作用,通过对富锗酵母生物量以及锗含量的测定,对此发酵试验的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令初始p H值自然,米糠添加量32 g/250 ml、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10%、时间60 h、温度30℃、GeO_2添加量为100 mg/l时,优化培养条件所得的富锗酵母菌发酵的有机米糠的有机锗生产水平为11.83 mg/kg。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生物量酵母菌株 1 2 Y- 5,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生产菌体蛋白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发酵条件为 :萄糖 4% ,蛋白胨 2 % ,酵母 1 % ,培养温度30℃ ,培养起始 p H6.0 ,溶氧为 50 0 ml三角瓶装液量 1 0 0 ml(摇床偏心距 1 .5cm、1 50 r/ min)。在优化条件下生物量 2 3.0 g/ L,转化率 0 .575(g细胞 / g可利用糖 )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7,(14):52-55
试验优化得到了降解豆粕芽孢杆菌Z-1生长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对发酵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在摇床培养的基础上对β-葡萄糖苷酶芽孢杆菌的生长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其中包括发酵培养基的C源、N源、无机盐、p H值、接种量、发酵时间等。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对各因素的浓度和组合以及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该菌株产酶的最适条件为:糊精5.0%、蛋白胨1.0%、Cu SO4·5H2O 0.1%、Fe SO4·7H2O 0.01%、接种量3%、p H值为7、培养时间72 h。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在产酶活性上比优化前提高了35.5%,抗营养因子数量下降了61.6%。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璠  蔡俊 《饲料工业》2012,33(2):49-51
文章对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为装液量60 ml/250 ml,转速200 r/min,初始pH值6.9,发酵周期60 h,接种量4%,发酵温度37℃。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酶活提高了311.7%。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探讨蜡状芽孢杆菌的摇瓶发酵条件(初始pH、培养温度、转速和接种量等)对生长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7.2,培养温度25℃,转速250r/min,接种量7%。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蜡样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W/V)可溶性淀粉3.0%、豆饼粉2.0%、磷酸氢二钾0.3%、MgSO4.7H2O0.02%和CaCl20.01%。筛选出的优化培养基活菌数为36.5×108CFU/mL。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畜禽粪便腐熟的效率,试验采用平板扩散法和Folin-酚试剂比色法筛选耐热产蛋白酶芽孢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种属鉴定和产芽孢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得到一株耐热产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芽孢杆菌菌株N62,初步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最适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1.0%,黄豆饼粉1.0%,MgSO_4·7H_2O 0.02%,FeSO_4·5H_2O 0.02%;最适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8 mL,发酵时间72 h;优化后芽孢产率为9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青贮用黄曲霉毒素降解菌株N-1a产芽胞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菌株的菌体生物量和芽胞形成率作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菌株N-1a的发酵用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结果]优化后的N-1a最佳产芽胞培养基组成配比为:玉米粉2.0%,黄豆饼粉1.0%,MnSO4·H2O 0.10%,MgSO4·5H2O 0.01%;最佳产芽胞条件为:p H值为7.0,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4%,装液量75 m L/250 m L培养基;在该条件下,N-1a的菌体生物量为6.08×10^8cfu/m L,芽胞形成率为81.25%。[结论]菌株N-1a的摇瓶产芽胞条件为其中试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歌丽  韩甜甜 《饲料工业》2012,33(18):53-58
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得到一株产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较高的突变株YA03,其产酶活力是出发菌株的1.66倍,且遗传稳定性良好。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该突变株产β-呋喃果糖苷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产酶培养基:蔗糖11.86%、牛肉膏0.53%、MnCl2.4H2O 0.14%、MgSO.47H2O 0.05%、FeSO.47H2O 0.05%,此条件下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可达96.58 U/ml。  相似文献   

12.
一株饲用枯草芽孢杆菌CCAM080032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一株饲用枯草芽孢杆菌CCAM 080032的芽孢产量,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该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优培养基为:稻草粉:麸皮2:8、葡萄糖50 g、胰蛋白胨20 g、NH4NO3 15 g、KH2PO4 10 g、H2O 1 500 g,37℃培养48 h,芽孢产量达到7.90×1010 CFU/g。  相似文献   

13.
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枯草芽孢杆菌属、酵母菌属和乳酸菌属的6株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6株菌复合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糖蜜40 g/l、蛋白胨10 g/l、葡萄糖1 g/l、磷酸氢二钾0.5 g/l;并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0.8,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0℃p,H值自然,发酵时间为48 h。在以上条件下,棉籽粕经过复合菌固态发酵后,物料的pH值降低到4.5以下,有益菌总数达到6.2×108 cfu/g,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76%,游离棉酚含量从618.52 mg/kg降低到274.16 mg/kg,降低了55.7%。  相似文献   

14.
MB22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因素轮换试验和正交试验,对MB22菌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组成是:以玉米芯粉和麸皮为碳源,麸皮120g/l,玉米芯280g/l,(NH4)2SO44g/l,CaCO31.5g/l,Tween80,2.0g/l,MgSO4·7H2O1.5g/l;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5.0,摇床培养温度30℃,转速160r/min,振荡培养84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MB22菌的最高产酶活力可达898.23U/ml。虽然与一些高产菌株相比该菌株的产酶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微生物生产木聚糖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霉脂肪酶产生菌筛选及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实验室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脂肪酶能力较强的根霉菌种MHL4.07,对MHL4.07菌摇瓶发酵产酶培养基组成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培养时间为84h,最佳发酵培养基(g/l):玉米浆40.0、橄榄油12.5、豆饼粉20.0、NH4Cl20.0、MgSO4·7H2O0.5、K2HPO41.0、KCl0.5。用最佳培养基发酵产生的脂肪酶活力为41.91U/ml,该产量比初始菌株的酶活提高了408%。  相似文献   

16.
生防细菌SF-16为土壤中筛选得到的1株细菌,研究表明,其对多种植物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为了提高生防细菌SF-16的芽胞形成率及芽胞数量,以及为工厂化生产生物菌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摇瓶发酵对芽胞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SF-16菌株产芽胞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摇瓶发酵最佳条件为:乳糖0.5%、黄豆饼粉2.0%、MnSO4·5H2O0.30%。在该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颉颃菌的出芽率达到98.3%,最终生物量达到2×109个/mL。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对一株杜仲树皮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的内切纤维素酶(CMCase)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分析,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CMCase的相关特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优化pH、接种量、温度、时间、碳源和氮源等发酵条件,并探讨温度、pH、底物专一性、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CMCase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为碳源(30 g/L)、豆粕为氮源(30 g/L)、3%接菌量、pH 7.0的条件下37℃培养48 h,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CMCase最高可达(5.14±0.18) U/mL。经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最适酶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0;温度稳定性试验发现,在40和50℃时,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8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渐降低,当温度高于55℃,相对剩余酶活力约为50%;pH稳定性试验发现,在pH 5.0~10.0之间耐受性良好,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9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对剩余酶活力变化不大。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属于典型内切型纤维素酶。Na^+、Mg2+、Ca2+可促进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酶活力,而Co2+、Hg2+、Fe2+、Cu2+和SDS抑制CMCase酶活力;表面活性剂Tween-80、Tween-20、Triton X-100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无影响。本试验通过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具有产酶量高,耐受pH范围广的特点,在饲料添加剂、洗涤剂和造纸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一株产耐热纤维素酶放线菌为材料,研究了该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组分的改良及固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同时探讨了该菌与酵母混菌发酵时的产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培养基成分为:稻草粉与麸皮比为1、豆粕30%、KH2PO41%、MgSO4·7H2O0.2%。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发酵温度为35℃、培养基固与水体积比为0.8、菌株接种量为5%。该菌固体产酶发酵过程中第72h接入酵母菌的效果较好,酵母菌最佳接种量为1%,浓度为4.6×105cfu/ml。  相似文献   

19.
饲用酶与芽孢杆菌协同作用发酵豆粕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酸溶性蛋白(TCA-N)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饲用酶酶解、芽孢杆菌发酵、饲用酶加芽孢杆菌协同处理豆粕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菌协同处理的结果优于酶和菌单独作用的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0.7、初始发酵温度40℃、加酶量0.05%(蛋白酶活力50 U/g)、接种量1%(0.5%1号菌+0.5%3号菌)、处理时间为48 h。在此条件下,豆粕经过处理后,其酸溶性蛋白含量从2.74%增加到24.55%,乳酸含量从1.26%增加到4.70%,各种抗营养因子也大都得到降解。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为分子量20 kD或以下的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