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扎龙湿地恢复初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2—2005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积累濒危鸟类繁殖生态学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丹顶鹤对觅食生境的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警戒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生境类型是其觅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扎龙保护区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2005年3—5月份,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散养与野生丹顶鹤觅食生境类型一致,均选择芦苇沼泽;因子分析表明:觅食微生境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影响散养丹顶鹤取食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警戒因子和食物保障因子为主,而野生丹顶鹤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警戒因子为主。得出结论:孵化期,在扎龙保护区繁殖的散养丹顶鹤繁殖对的觅食生境选择策略与野生丹顶鹤繁殖对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洪河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秋季觅食生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2005年10月2日至10月21日采用生境因子测定法对洪河自然保护区秋季丹顶鹤的觅食地样方生境因子(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水深、水流、人为干扰等)进行了测定.对野外调查数据采用标准差分析以及平均值比较等数学方法处理,结论如下:丹顶鹤喜好在植被高度60~120cm,植被盖度低于75%,植被密度在600棵/m2,距人类活动场所的距离大于500m左右的生境中觅食.  相似文献   

4.
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生境安全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扎龙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持了该区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存了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特有的遗传性,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据统计该区具有高等植物469种,隶属于67科,脊椎动物共有365种,隶属于77科,其中国家3级保护植物2种;省濒危植物4种;国家级保护鸟类41种;省级保护动物21种.但是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导致的湿地生境破碎化、湿地污染以及对生物的驱逐效应的不断加剧,使该区生物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本文从湿地生境安全保护的角度,提出了维持扎龙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安全栖息生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的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时空的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5年、2000年和2004年扎龙湿地的Landsat TM影像为遥感数据源,采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生境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建立生境适宜性(HSI)评价模型,完成对丹顶鹤生境适宜性评价;利用FRAGSTATS分析景观格局的组成、各类型斑块特征和景观格局指数,并利用质心迁移模型对生境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性区域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占绝对的优势,比例为65.18%、59.92%和62.44%,主要分布在核心区,构成区域的控制性生态景观;次适宜区域的平均斑块分布数较大,不适宜区域最小;适宜区域的破碎度和分离度最小,连接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适宜区域的破碎度最大;适宜性区域的质心坐标的转变方向为东北部→西南部→东北部,一般适宜区域的质心坐标的转变方向为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  相似文献   

6.
崇明东滩越冬白头鹤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和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通过记录崇明东滩越冬白头鹤(Grusmonacha)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了东滩保护区白头鹤生境适宜性,分析了保护和管理野生白头鹤种群的适宜空间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白头鹤主要活动于农田生境和滩涂生境。在农田生境中,白头鹤对居民耕种区及活动区存在明显的选择性(P0.05);公路、植被指数等因子对白头鹤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干扰(P0.05)。在滩涂生境中,白头鹤对潮沟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P0.05),主要分布于生境斑块密度低和植被指数低的区域(P0.05);人为活动对白头鹤分布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不考虑人为干扰因素的制约下,崇明东滩保护区越冬白头鹤潜在适宜栖息地的面积为172.2km2,最适宜生境面积为4.5km2;在人为活动影响下,白头鹤的实际适宜生境面积为101.7km2,最适宜生境为1.4km2。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9月采用样方法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栖息地进行调查,2012年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选择海拔、人为干扰距离、土地覆盖3个生态因子,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 089.63km~2,较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 204.44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41 047.93km~2,三者占比依次为4.00%、3.42%和92.58%。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东部果洛州以及南部玉树州生境条件较好且人为活动干扰较低的区域,不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中部的人为活动干扰较高区域及西部荒漠区。适宜生境的破碎是限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马麝栖息地保护,降低人为活动干扰,促进其种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设计调查问卷;选用Stata软件对调查样本进行条件Logit模型参数估计,分析野生动物生态游憩价值。结果表明:当前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态游憩价值约为7 136万元/a,如各项状态属性均达到最佳状态,约为9 674万元/a。游客对当前各项状态属性的满意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丹顶鹤展示方式、丹顶鹤数量、游客游览方式、丹顶鹤年龄结构。游客对丹顶鹤数量属性的提高愿望最强烈,愿为其提高至最佳状态额外支付40.1%。选择实验法,在野生动物生态游憩价值评价中有良好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把鹤类及其生境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利用Vanderploeg选择系数评估鹤对生境的选择性,利用Neu方法通过可获得性系数与可利用性系数比较评估鹤对生境类型的偏好,研究了2001—2006年黄河三角洲鹤类与生境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芦苇沼泽是鹤类偏好性选择的生境,为白头鹤、白枕鹤、灰鹤优先选择的生境。潮间带是鹤类回避性选择生境,为白鹤和丹顶鹤优先选择的生境。河道、养殖池、农田和草地4类生境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重,鹤类利用较低,年度间利用情况变化大。当生境类型发生改变时,鹤类会自主选择更为适宜的生境并导致对其它生境的选择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拉市海越冬灰雁(Anser anser)生境选择的机制,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调查了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雁在农地、草地、灌丛、休耕地、沼泽泥滩地、浅水区和水中央深水区等7种基本生境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越冬灰雁对不同生境有明显的偏好性,在43个调查样方当中,31个为浅水生境,9个为沼泽生境,3个为草地生境;而对调查样方和对照样方的13个生境因子差异性分析中发现,主要制约灰雁生境选择的因子是干扰频率、距干扰的距离(P〈0.01)以及水清澈度、植被盖度(P〈0.05),人为干扰是影响拉市海越冬灰雁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5月,使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求偶期的食性与营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求偶期的食物组成包括9科27种植物,禾本科、莎草科、黑三棱科、蓼科和眼子菜科占取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玉米(Zea may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黑三棱(Sparganium stenophyllum)、糙叶苔草(Carex tristachya)、碱蓬(Suaeda glauca)、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是主要食物(占取食植物的88.24%);不同植物的不同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获取率也显著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植物的营养成分是影响该时期取食的关键因素之一,丹顶鹤偏好取食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和样方取样法,确立了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的主要植物性食物为芦苇根及嫩芽、碱蓬种子及其嫩芽、苔草的根茎和坚果.水生动物性资源主要有鲫鱼、泥鳅、麦穗鱼、葛氏鲈塘鳢(俗称老头鱼)等鱼类,中国林蛙、黑斜线蛙、花嘴蟾蜍等两栖类.底栖动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和螺类.应用ERDAS软件,Landset7图像转化处理,再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栅格插值,计算出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三个不同季节的食物量分别为:4月食物总量为2.7×106 kg.6~7月和8~9月食物总量分别为3.01×108 kg和3.57×108 kg;水生动物总量分别为2.67×108 kg和3.51×108 kg,底栖食物总量分别为1.35×107 kg和3.56×108 kg.丹顶鹤在扎龙保护区进行繁殖和生活期间,食物总量随季节变化而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丹顶鹤种群数量也随季节的变化出现波动,即每年迁徙越冬的数量显著大于迁徙繁殖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Sex determining gene primers of Oriental White Stork were used to amplify sex-linked gene of the Red-crowned Crane‘s W chromosome-specific by PCR for sex identification. The sexes of 7 couples of grown Red-crowned Cranes and 15 young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identity is 94.7-% between Red-crowned Crane and Oriental White Stork.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ique is practicable for determining sex in the Red-crowned Crane.  相似文献   

14.
李志阳  田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250-251,255
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越冬数量已由1982年的2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1000只左右,但分布点却由原来的连续分布变化为岛状分布,分布范围也在缩小,丹顶鹤等珍禽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影响。近年来由于受栖息空间的限制,盐城沿海滩涂越冬丹顶鹤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数量已超过总数的一半。据此及其滩涂湿地特性,规划实施人工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可以协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效保护丹顶鹤等珍禽及生物多样性,实现栖息地保护与地区经济的共同战略。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大沾河自然保护区白头鹤生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6月和2009年3-6月,应用分层抽样和定点观察的方法,对黑龙江大沾河自然保护区白头鹤(Grus monacha)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白头鹤分布与生境因子特征,判断白头鹤对生境因子的选择性,同时,利用GIS技术对白头鹤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生境类型对白头鹤活动分布的影响作用最大(S4...  相似文献   

16.
丹顶鹅[Grus japonensis(M(?)ller)]椎式为C_(18) T_9(L+S+C_y)_(14-15)C_(y7)。颈椎前端两侧的横突呈细针状,向后伸达椎体后端。颈椎两侧和胸椎背侧有不规则的骨化肌腱前后连结。胸椎之间愈合程度低。8对肋骨参与胸廓,最后一对肋骨后缘附有一对不连结脊椎和胸骨的浮肋。胸骨背面前部中央有气管隆起,后部中央也常有气管隆起。龙骨突宽厚,前方有喙突,延长的气管在龙骨突(合喙突)内部盘曲,转弯3次后离开龙骨突入肺。左右锁骨下端愈合于龙骨突。一只丹顶鹤骨骼全重约623±114.4g。  相似文献   

17.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对分布于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的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 041.3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06%;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 775.8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96%;较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8 612.8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3.49%;而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 896.9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9%。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分别减少27.30%和9.49%,而较不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分别增加4.34%和0.68%。表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宜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