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景观表情的概念,针对入口广场区域组团休憩空间、儿童游乐区域、邻里交流区域、商业街区域详细的分析了空间区域中景观表情的应用.从人居环境的和谐方面,力求探索彰显个性的景观表情.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城市街道是老年人使用较为频繁的公共空间,其品质优劣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城市街道的适老性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了老年人特征和老年人对城市街道景观特殊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5项原则,即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易识别性和参与性原则,并从街道网络体系、街道步行空间、街道适老性设施和街道景观等角度系统提出了城市街道景观的适老性设计策略,以优化城市街道步行环境和休憩空间,鼓励更多的老年人进入城市街道景观休闲,享受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在校园景观建设中实施立体绿化,能增加校园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使校园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可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效果,增加师生活动与休憩空间。结合立体绿化植物在校园景观中的选择与应用,从栽培植物的应用原则、对攀援植物的选取、立体绿化造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校园景观建设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谈黄河水利工程景区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管体制改革后黄河水利工程景区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工程景观设计中应重点把握的6个方面的设计思想,并对主题广场、水景、植被、道路、休憩设施、园林小品、标志性建筑等景观要素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5.
游人的行为活动往往能够反应其对于环境要素的一种需求[1]。利用植物材料的特性进行植物配置,形成不同的环境氛围,能够对游人行为起引导作用,同时可创造休憩、活动的空间[2]。为此,以济南市大明湖公园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观察法与样地法探究游人处于不同植物景观特征的环境与行为特征的关联性,以及环境对于游人行为的导向性。提出有利于形成利用率高、景观效果好且合理的植物景观模式,竖向植物空间为服务于人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问题及提升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为城市大众提供休憩娱乐的优美场所,但许多公园景观设计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缺乏地域特色。对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新理念、优化布局结构、完善植物景观等措施,以提高公园景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树阵景观介于开阔的广场空间和复合式种植的绿地空间之间,可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进行叠加处理,能够创造舒适的人际交往灰空间,同时对周边小气候也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文章通过对杭州市树阵景观的调查,明确了杭州市树阵景观主要有休憩型、通过型和观赏型3种树阵景观类型,应用树种以常绿乔木最为常见。同时,通过对代表性树阵进行研究,发现树阵景观对夏季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有显著影响,能起到很好的降温、增湿和减缓光照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析城市带状公园厦门海沧湾公园植物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凤 《绿色科技》2014,(7):151-154
指出了带状公园是城市公园的形态之一,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对带状公园相关概念、特征、植物配置原则等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厦门海沧湾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以北京市原崇文区大都市街东绿地景观工程项目为例,主要介绍从制订设计方案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方案充分考虑到大都市街作为特色大街的定位,强调绿地装饰功能的同时使其休憩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再者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绿地景观进行再创造,在保持原设计思路的同时,使整体景观效果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绿色生态景观廊道的阐述,以通州商务园滨水公园(通州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北区)方案为例,说明设计中实现自然生态、创造现代景观和满足人们日常休憩等方面的途径和方法。倡导在保护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栖息地的前提下,设计符合周边人文特点,适当融入人们活动的生态城市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宁动物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总结其优势特色,并从动物园的科普功能、动物的生境需要、动物的安全。陛以及满足游客休憩等需求几个方面对南宁动物园植物景观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市场》2005,(2):60-61
长兴甘家河长兴甘家河景观工程,以生态造景为主,集休闲、文化、交流、生态、赏景、休憩于一体,营造出多种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树林、树丛,疏林草坪、林荫带等植物景观。整个景观区分为入口广场区、湿地生态区、步行游憩区、活健身区五大景观区,以蜿蜒通幽的园路贯穿,形成了一道充满野趣的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是居住区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鲜明个性的居住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居住区设计应“以人为本”并结合居住区自身的环境优势进行布局,营造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风格,适宜人们休憩、观景、交往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厦门市翔安区吕塘、蔡厝、大宅3个自然村落的乡土景观要素的调研和不同空间环境要素的监测,分析探讨乡村空间异质性和景观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乡村小气候的影响,从而得出改善乡村环境质量的策略和方法。结果显示,空间越封闭,植物的郁闭度越大、搭配层次越丰富,其隔热保湿能力越强。因此,在乡村建设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十分重要,在空旷的区域搭建休憩的构筑物或种植植物以增加其封闭度,改善该区域的小气候。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武汉环东湖绿道为城市休闲型绿道,是城市生活环境优化的重要举措,其规划充分利用东湖的自然环境,来设置休憩娱乐设施并链接东湖周边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构建城市综合休憩带状区域、促进市民互动交流。特别是东湖南路段与武汉大学相邻,局部开放高校,加强高校与东湖的互动,更增强多样化的文化气质和体验感受,可实现高校开放空间与城市系统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正道路两旁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绿植,公园内环保、时尚的灯具设施,居民喜欢的鲜花进了社区。今年,为更好的服务APEC会议在怀柔区顺利召开,进一步促进怀柔区城市发展需要、满足城区居民休憩、娱乐的高层次需求,突出并营造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区园林绿化局对城区范围内公园、道路、小区进行了绿化景观提升改造。目前,城区生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作为育人树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也成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在对兰州理工大学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景观环境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将校园文化与景观元素有机融合,对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北侧绿地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了“一心、四轴、六区、八景”的景观整体布局,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休憩、学习、工作的综合场所,建设成为与校园文化特色相融合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8.
让观光农业园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体现其功能,是目前广东省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从广东省观光农业园景观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景观意象、景观构成、景观特征、声音要素、行为特征等几方面在园区设计中的应用与特点;并结合广东省观光农业园的实际,探讨规划设计中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营造出有区域特色的观光农业园景观。  相似文献   

19.
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作者根据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作者根据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