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地区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与主成分分析 |
| |
引用本文: | 王慧,杨媛,石金波,赵萍,郭忠贤,李占成,李荫藩. 晋北地区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与主成分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6): 23-27 |
| |
作者姓名: | 王慧 杨媛 石金波 赵萍 郭忠贤 李占成 李荫藩 |
| |
作者单位: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基础项目(Yyzjc140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16yzgc092);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08-E-7)。 |
| |
摘 要: | 为了探讨晋北地区14份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比较了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级分枝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株高和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较小;一级分枝数与单株粒重、单株粒重间相关性显著(P0.05);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3.216%,对苦荞产量贡献的主成分顺序是籽粒数量构成因子籽粒质量构成因子植株高度构成因子主茎构成因子;在选择苦荞麦品种时应着重第一、二、三主成分的综合选择。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筛选出‘云荞1号’和‘黔苦6号’,在晋北地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
关 键 词: | 苦荞麦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
收稿时间: | 2016-07-07 |
修稿时间: | 2016-08-18 |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artary Buckwheat in North Shanxi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tartary buckwheat agronomic traits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