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心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变化的机制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候利波, 陆银月, 任秋霖, 孔祥会, 朱雷, 顾伟, 孟庆国. 低氧胁迫下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的转录组学[J]. 水产学报, 2023, 47(4): 049103. DOI: 10.11964/jfc.20210812995 |
| |
作者姓名: | 候利波 陆银月 任秋霖 孔祥会 朱雷 顾伟 孟庆国 |
| |
作者单位: | 1.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2.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8YFD0900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870168)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JATS[2020]30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212300410175)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hina-fishery.cn/fileSCXB/journal/article/scxb/2023/4/20210812995-1.jpg) 为了探究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实验通过使用Nova Seq 6000测序技术,检测了低氧组 (1.5±0.5) mg/L和对照组 (6.0±0.5) mg/L分别处理24 h后的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的转录组数据变化。首先,对测序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拼接、注释以及筛选,分析获得的128 614个转录本和128 614条基因,平均长度为2 634 bp (N50),Q30 > 92%。其次,以1.2倍为阈值,共筛选出1 6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899个,下调基因788个。![](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hina-fishery.cn/fileSCXB/journal/article/scxb/2023/4/20210812995-2.jpg) GO和KEGG分析发现,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三羧酸循环、糖酵解途径、ECM-受体相互作用、间隙连接、细胞凋亡、酚氧化酶系统以及其他免疫相关基因等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随机挑选转录组数据中的10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转录组数据分析相一致,其中包括6个上调的基因:整合素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磷酸肌醇3激酶、磷酸甘油酸突变酶2、PDGF/VEGF相关因子1和relish;4个下调的基因:无脊椎连接蛋白7、热休克蛋白90、线粒体ATP合成酶α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短时间内应对低氧胁迫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结果也可为今后研究其他甲壳动物在应对低氧胁迫时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hina-fishery.cn/fileSCXB/journal/article/scxb/2023/4/20210812995-3b.jpg)
|
关 键 词: | 中华绒螯蟹 血淋巴细胞 低氧胁迫 转录组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1-08-08 |
修稿时间: | 2021-10-09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