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巨桉EgrZFP6基因在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功能
作者姓名:王晓荣  程龙军  徐凤华  倪晓祥  陆军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13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巨桉锌指结构蛋白基因EgrZPCT在抗冷胁迫中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31270657);浙江省科技厅林木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沿海防护林重点树种高抗品种选育"(2016C02056-9)。
摘    要:[目的]通过对巨桉非生物逆境响应相关基因EgrZFP6(Eucgr.A01232)蛋白结构和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探讨该基因在巨桉非生物逆境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桉树抗逆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CDD在线软件分析EgrZFP6编码蛋白序列的结构域,并利用NCBI中的Blast软件搜索与EgrZFP6蛋白序列相似程度较高的其他物种中ZFP蛋白,用Clustalx进行多序列比对,联合分析、比较它们的结构域。然后,构建EgrZFP6∷sGFP融合载体,采用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方法对EgrZFP6蛋白表达进行亚细胞定位;同时,构建35S∷EgrZFP6超表达载体,采用花序侵染法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对获得的超表达拟南芥转基因纯合株系,分析其正常条件、低温、干旱和高盐等非生物逆境处理下的表型变化;利用酵母双杂交法筛选到与EgrZFP6互作蛋白EgrERF4(Eucgr.F01164),并对低温、干旱和高盐等非生物胁迫下巨桉植株中EgrERF4的表达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巨桉EgrZFP6编码蛋白为1个典型C2H2型锌指结构蛋白,有2个包含QALGGH序列的植物特有锌指结构域,1个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相关双性抑制子EAR基序和1个L-box基序;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EgrZFP6表达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与野生型对照相比,EgrZFP6超表达的拟南芥转化植株中,主根伸长生长受到一定抑制,对低温敏感性增强,PEG(1 g·L-1以上)处理能促进侧根增加和伸长,植株根伸长对高盐抑制作用的耐受性有一定程度提高。乙烯响应相关转录因子基因EgrERF4编码蛋白能够与EgrZFP6编码蛋白互作;正常巨桉植株不同低温(-8,-4,0,4℃)2 h处理下,除-8℃外,EgrERF4表达均呈现被诱导趋势;4℃低温不同时间(0.5,2,6,12,24,48 h)处理下,基因也被诱导表达;干旱条件下,随处理时间延长,基因表达被严重抑制,而高盐(200 mmol·L-1)胁迫则能促进EgrERF4表达。[结论]EgrZFP6转录因子可能通过与EgrERF4互作参与巨桉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响应。在低温胁迫下发挥负调控作用;而在干旱和高盐逆境条件下能通过改变植株根构型,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关 键 词:巨桉  EgrZFP6  非生物逆境  基因功能  
收稿时间:2017-03-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