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产权制度变迁对畜牧业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缘牧区为例 |
| |
引用本文: | 王彦星, 郑群英, 晏兆莉, 卢涛. 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产权制度变迁对畜牧业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缘牧区为例[J]. 草业科学, 2015, 9(10): 1687-1694.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5-0132 |
| |
作者姓名: | 王彦星 郑群英 晏兆莉 卢涛 |
| |
作者单位: | 1.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2.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4.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1731;5.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
| |
摘 要: | ![]() 气候因子与草原产权制度是牧区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青藏高原东缘红原牧区1961-2007年期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畜牧生产统计资料,分析该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草原产权制度变迁对当地牲畜数量、结构、幼畜成活率以及牲畜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原牧区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增温幅度0.27 ℃·10 a-1,且冬季增温最为显著;降水呈减少趋势,降低幅度-11.98 mm·10 a-1;干燥度呈上升趋势。该区的气候特征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幼畜成活率,但极端气候的增加对牲畜死损率的影响明显。然而,相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对该区畜牧业的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
|
关 键 词: | 草原产权制度 气候变化 畜牧业 藏族牧民 |
收稿时间: | 2015-03-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