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赣南崩岗侵蚀区不同部位土壤抗剪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姓名:冯舒悦  王军光  文慧  倪世民  华丽  蔡崇法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4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04,41630858)
摘    要:为明确南方崩岗侵蚀区不同部位土壤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探索在崩岗发育过程中土壤基本性质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以不同发育阶段崩岗各部位表层土(0~20cm)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基本性质和抗剪强度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崩岗的发育,表层土壤基本性质逐渐恶化,容重逐渐减小,颗粒组成粗骨质化现象明显,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根系密度的变化,均随崩岗的发育呈现出典型的退化特征;(2)崩岗各部位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相似,集水区部位达到峰值,沟道部位达到最小值,随崩岗的发育呈明显下降趋势;(3)根系密度与黏聚力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砾石含量、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对崩岗土体内摩擦角有显著影响,可以用幂函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4)试验以根系密度、砾石含量、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来表征土壤饱和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建立了在崩岗发育过程中饱和抗剪强度的预测方程(R2=0.891,P<0.01),结果显示方程可信程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方花岗岩崩岗区不同发育阶段抗剪强度的控制因素,为进一步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崩岗  发育阶段  不同部位  土壤基本性质  内摩擦角  黏聚力
收稿时间:2018-10-11
修稿时间:2019-04-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