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GHz微波对小鼠下丘脑组织结构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安秀秀 刘琳 徐玉薇 吴亚琳 罗梦芸 魏学良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重庆 400715;2. 大路镇畜牧兽医站, 重庆 402772;3. 四川省水产学校, 成都 61173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43B03) |
| |
摘 要: | 旨在研究1.8 GHz的电磁辐射是否对性成熟前小鼠的下丘脑细胞产生形态学影响。试验选用90只昆白雌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从母鼠怀孕当天至小鼠出生后30 d采用1.8 GHz的电磁辐射,强度分别为0(对照组)、1(低剂量试验组)和2 mw·cm^-2(高剂量试验组)。观察仔鼠的精神状态,30、45、60日龄时取材,记录体重和脑质量,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下丘脑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下丘脑中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含量。结果显示,(1)30日龄时两试验组小鼠的体重、脑质量均显著减小(P<0.05),下丘脑细胞出现空泡化,细胞内线粒体水肿,血管间隙扩张,小鼠脑内Asp、Glu、Gly、GABA的含量均增加。(2)45日龄时,低剂量试验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线粒体肿胀现象仍然存在,但脑内Asp、Gly、Glu、GAB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试验组细胞萎缩仍较多,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小鼠脑内Asp、Glu、Gly、GAB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3)60日龄时,低剂量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线粒体恢复正常,小鼠脑内Asp、Glu、Gly和GAB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细胞基本恢复,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基本恢复,细胞核恢复正常形态,脑内Asp、Glu、GAB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Gly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1.8 GHz微波辐射处理可对小鼠下丘脑的细胞形态和功能产生一定损害,但停止辐射后,下丘脑的细胞形态和功能可逐渐恢复。
|
关 键 词: | 小鼠 1.8 GHz微波 下丘脑 神经递质 |
收稿时间: | 2019-08-19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畜牧兽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畜牧兽医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