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特征及数值模拟
作者姓名:王海珍  韩路  徐雅丽  牛建龙  于军
作者单位:1.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阿拉尔84330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4B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058,30960033);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RCPY201209)。
摘    要:[目的] 构建适用于极端干旱荒漠区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数学模型,为准确定量探讨灰胡杨叶片气孔调节和构建干旱荒漠区的水碳循环耦合机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以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建群种灰胡杨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12年7-9月、2013年6-9月测定灰胡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Gs)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应用国际上2类构建机制不同的代表性气孔导度模型对其气孔导度变化进行模拟及验证比较。[结果] 不同年份生长季各月灰胡杨叶片Gs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大小、出现时间与变幅不同,其中以9月峰值出现时间最早,日变幅最大,6月日变幅最小。Gs对环境因子变化敏感,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大气湿度(RH)呈正相关,而与水汽压亏缺(VPD)、大气温度(Tair)呈负相关,尤其是PAR,VPD和Tair对全天与上午时段Gs的影响最显著,而下午时段Gs还受Ca,RH影响,表明不同时段灰胡杨Gs受不同的环境因子调控。利用国际上2类代表性Gs模型拟合并建立全天、上午与下午不同时段灰胡杨Gs的数学模型,Jarvis气孔导变模型对Gs变异程度的总体解释能力分别为69.1%,62.2%和63.3%,Leuning-Ball气孔导变模型对Gs变异程度的总体解释能力分别为53.5%,30.6%和44.5%。Jarvis气孔导变模型拟合全天、上午与下午时段Gs的效果均优于Leuning-Ball气孔导变模型,而Leuning-Ball气孔导变模型拟合下午时段Gs的效果优于上午时段,这与不同时段调控Gs的环境因子不同有关。依据野外实测数据对2类代表性Gs模型验证表明,Jarvis气孔导变模型比Leuning-Ball气孔导变模型更适合灰胡杨叶片Gs模拟,其可有效改善气孔导度环境响应行为的数值模拟效果。[结论] 生长季不同时段影响灰胡杨Gs的环境因子不同,Jarvis非线性气孔导度模型构建的不同时段灰胡杨气孔导度模型均优于Leuning-Ball线性气孔导度模型,其在极端干旱荒漠区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据此,构建适用于塔里木极端干旱荒漠区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Gs=PAR(0.001T2air+0.013Tair-0.090)/((260.443+PAR)(-0.219+VPD))。

关 键 词:极端干旱区  灰胡杨  气孔导度  环境因子  模拟  
收稿时间:2014-11-0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