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引用本文:李亚芳,杜飞雁,谷阳光,宁加佳,王亮根.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南方水产科学,2016(6):33-41.
作者姓名:李亚芳  杜飞雁  谷阳光  宁加佳  王亮根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0232),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701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14TS22)
摘    要:根据2014年3月在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开展的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数据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内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其中软体动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环节动物;彩虹蛤蜊(Mactra iridescens)、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粗帝汶蛤(Timoclea scabra)、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guinjorensis)、红明樱蛤(Moerella rutila)和背毛背蚓虫(Notomastus cf.aberans)等6种为主要优势种。平均生物量和丰度分别为251.32 g·m-2和480.0个·m-2;其平面分布趋势较为复杂,丰度大致呈现西南部高、东北部低的趋势;可划分为5个分布较为分散且差异明显的群落(R=0.951,P=0.001);各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差异较大、更替率高。全海域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均匀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9、2.36和2.35,而各群落的多样性水平均较低。5个群落的ABC曲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表明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底栖动物群落受到明显的扰动,稳定性较差;与环境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水动力作用、沉积物中铜(Cu)、铬(Cr)含量以及人为扰动是导致群落结构差异及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环境因素  春季  雷州半岛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benthic fauna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outheast Leizhou Peninsul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bstract:
Keywords:macrobenthic fauna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factor  spring  Leizhou Peninsul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