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
引用本文:朱文涛,秦传新,段丁毓,马欢,马鸿梅,席世改,左涛,潘莞倪,黎小国.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J].海洋渔业,2020,42(2):170-182.
作者姓名:朱文涛  秦传新  段丁毓  马欢  马鸿梅  席世改  左涛  潘莞倪  黎小国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渔业资源环境大鹏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渔业资源环境大鹏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摘    要:为系统掌握底栖生物在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在2018年冬季、2019年春季利用采样工具珊瑚礁监测结构(autonomous reef monitoring structures,ARMS)和采样方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的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采样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包括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藻类、节肢动物5大门类91种,其中,在冬季获得底栖生物5大门类49种,软体动物最多(36种);春季采获底栖生物4大门类48种,软体动物最多(32种)。冬春两季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平均密度分别为1 962.51个·m~(-2)、76.27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93.37 g·m~(-2)、107.09 g·m~(-2)。冬春季丰富度指数(D)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春季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显著高于冬季(P<0.05)。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说明冬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春季底栖动物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基于丰度进行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图分析表明,底栖生物相似性系数的季节性差异远远大于相同季节各站间的差异;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冬季和春季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R=0.44,P=0.01)。冬春两季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温度、营养盐和降雨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大亚湾珊瑚礁较高的生物量和丰度显示了其具有丰富的底栖生物资源,而较低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可能与陆源污染、旅游等人类干扰有关,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关 键 词:大亚湾  珊瑚礁  ARMS  底栖生物

On distribution of benthos in winter and spring in the typical coral reef region in the Daya Ba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