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杂交种“云龙石斑鱼”与亲本的形态差异分析
作者姓名:李振通  成美玲  田永胜  唐江  马文辉  侯云霞  王晓梅  翟介明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大连 116023;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071;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莱州 261400
基金项目:山东省育种工程(2016LZGC009)、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2016JH021)、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项目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7013)共同资助
摘    要:对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及其亲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3个群体的7个可数性状和20个可量性状进行统计与测定,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个石斑鱼群体之间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云龙石斑鱼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的差异较小,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贡献率分别为24.585%、17.985%、10.410%、9.970%、6.542%和5.542%,累积贡献率为74.945%,3个群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偏离,云龙石斑鱼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通过判别分析筛选出对判别石斑鱼贡献率最大的4个形态特征,分别为X_3(吻长/头长)、X_6 (体高/体长)、X_8 (尾柄高/体长)与X_(14) (腹鳍基部至臀鳍基部前端/体长),以此拟合出能够判别以上3个群体的典型判别函数(F_1=21.108X_3+38.413X_6-97.206X_8+2.223X_(14)-6.849, F_2=-10.344X_3+21.570X_6+21.931X_8+26.901X_(14)-17.406)与分类判别函数(Y_1=217.572X_3+750.765X_6+1425.499X_8+413.410X_(14)-336.464,Y_2=318.678X_3+839.713X_6+1020.377X_8+358.203X_(14)-319.723与Y_3=258.526X_3+672.660X_6+1334.033X_8+311.962X_(14)-269.278),综合判别率为96.43%,认为由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的4个形态性状对3个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显示,除X_(11) (胸鳍基部至腹鳍基部长/体长)外,3个石斑鱼的形态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云龙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有14个形态性状达到极显著(P0.01),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有12个形态性状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种质鉴别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基础数据。

关 键 词:云龙石斑鱼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形态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收稿时间:2018/7/30 0:00:00
修稿时间:2018/9/2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