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褐菖鲉室内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引用本文:严银龙,刘永士,施永海,谢永德,邓平平,袁新程.褐菖鲉室内人工繁育技术初探[J].水产科技情报,2018,45(6):322-326.
作者姓名:严银龙  刘永士  施永海  谢永德  邓平平  袁新程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种业项目[沪农科种字(2016)第2-2号];上海长江口主要经济水生动物人工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DZ2251800)。
摘    要:为探究褐菖鲉室内人工繁育技术,从野生亲鱼的收集、运输、驯化和强化培育到人工催熟催产、布苗和苗种培育,对上海地区褐菖鲉低盐度室内人工繁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在浙江舟山地区收集野生褐菖鲉亲鱼800尾和1 200尾,经长途运输并于室内水泥池暂养48 h,分别获得存活亲鱼791尾和1 193尾,运输存活率分别为98.88%和99.42%;经3~4个月的驯化饲养,分别获得越冬前亲鱼773尾和1 158尾,驯化成活率分别为97.72%和97.07%;经越冬强化培育,分别存活728尾和1 112尾,越冬成活率分别为94.18%和96.03%。2015—2018年,经过4年室内人工繁育,通过开口生物饵料(轮虫)的培养、人工催熟催产、布苗和鱼苗培育(水体盐度17~19,水温16~18 ℃,以人工培养的海水轮虫作为开口饵料,培育周期50~60 d),分别获得体长30~40 mm的褐菖鲉幼鱼1.3万、2.1万、8.5万和26.1万尾。

关 键 词:褐菖鲉  亲鱼运输  驯化越冬  人工繁育
收稿时间:2018/7/3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