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
引用本文:吕耀平.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J].水产学报,2007,31(5):661-668.
作者姓名:吕耀平
作者单位:1. 浙江省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丽水,323000;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2.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上海水产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对骨舌鱼总目、海鲢总目、鲱形总目和骨鳔总目等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海鳗肌间骨的数目最多(409枚),其次是刀鲚(221枚),黄颡鱼肌间骨数最少(8枚),双须骨舌鱼次之(70枚),鲤科鱼类的肌间骨数目在99~133之间。2.从骨舌鱼总目到骨鳔总目,各种肌间骨可归纳为7种形态类型,从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演化,然后出现退化现象。双须骨舌鱼只有形态最简单的"I"形髓弓小骨,没有脉弓小骨;海鲢总目的海鳗出现一端两分叉的形态,而鲱形总目的鲥和刀鲚出现一端多分叉的形态,到骨鳔总目的各种鱼类,开始出现两端两分叉,并在此基础上出现各种更复杂的形态;肌间骨形态在鲤科的鲌亚科最复杂,从雅罗鱼亚科开始退化,到鲇形目髓弓小骨完全消失,而脉弓小骨仅留少数简单的I形;脉弓小骨形态的复杂性要比髓弓小骨低。3.从前向后,髓弓小骨形态依照从复杂到简单的顺序排列,而脉弓小骨没有这种明显的排列顺序。根据低等真骨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肌间骨形态及其在各肌间隔的分布规律,本文认为,目前鲤科鱼类的各种肌间骨是通过两个途径演化而来的:从"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和从"I"形-"卜"形-"Y"形-两端两分叉形-两端多叉形-树枝形。

关 键 词:肌间骨  真骨鱼类  髓弓小骨  脉弓小骨
文章编号:1000-0615(2007)05-0661-08
收稿时间:9/4/2007 12:00:00 AM
修稿时间:9/4/2007 12:00:00 AM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muscular bones in lower teleosts
LV Yao-ping.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muscular bones in lower teleosts[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07,31(5):661-668.
Authors:LV Yao-ping
Institution: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Shanghai200090, China
Abstract:
Keywords:intermuscular bone  teleost fishes  epineurals  epipleural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