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
引用本文:陈源泉,李媛媛,隋 鹏,刘武仁,黄坚雄,高旺盛.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J].农业工程,2010(12):161-167.
作者姓名:陈源泉  李媛媛  隋 鹏  刘武仁  黄坚雄  高旺盛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长春 130033;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875)
摘    要:针对当前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模式类型多样,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问题,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三少两高”(即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的基本原理出发,确定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共性技术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4种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比,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性”效果,但综合保护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高,为26.65;其次是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为25.37;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的综合保护性显著低于前两种模式,为16.01;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低,为13.45。因此,在技术推广示范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综合保护度相对高的模式,对于综合保护度较低的模式,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以完善该技术模式。

关 键 词:保护,技术,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特征,评价指标,量化分析,吉林省
收稿时间:1/1/2010 12:00:00 AM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patterns
Chen Yuanquan,Li Yuanyuan,Sui Peng,Liu Wuren,Huang Jianxiong and Gao Wangsheng.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patterns[J].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0(12):161-167.
Authors:Chen Yuanquan  Li Yuanyuan  Sui Peng  Liu Wuren  Huang Jianxiong and Gao Wangshe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