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分蘖数和单株穗数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
引用本文:杨 林,邵 慧,吴青霞,余 静,冉从福,李立群,李学军.小麦分蘖数和单株穗数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5):875-882.
作者姓名:杨 林  邵 慧  吴青霞  余 静  冉从福  李立群  李学军
作者单位:(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农业部小麦新品种培育专项(2008ZX0800200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100501);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创新专项(QN2011083)。
摘    要:为了明确小麦分蘖性状和单株穗数的遗传基础,以中国春(母本)和兰考大粒(父本)杂交获得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含169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将F2:3家系分别种植于陕西乾县、岐山和杨凌三地,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对小麦冬前分蘖、春季分蘖和单株穗数进行多环境联合QTL分析,共检测到21个相关的加性QTL位点。其中,6个冬前分蘖QTL位于2A、2D、5D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1.38%~6.73%的表型变异;7个春季分蘖QTL位于1A、2D、4B、5D、7A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1.97%~32.60%的表型变异;8个单株穗数QTL位于1A、2B、2D和4B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2.29%~41.21%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30对加性×加性上位性QTL。其中,控制冬前分蘖的为1对,可解释21%的表型变异;控制春季分蘖的为20对,可解释0.59%~48.7%的表型变异;控制单株穗数的为9对,可解释0.08%~22.18%的表型变异。控制冬前分蘖、春季分蘖和单株穗数的加性QTL存在差异,同一QTL在不同性状中的遗传贡献率也不同;基因间上位性效应以春季分蘖最大,单株穗数次之,冬前分蘖最小,且不同性状涉及的QTL位点具有差异。小麦分蘖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本研究初步定位到的一些重要QTL可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基因挖掘和高产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小麦  分蘖  F2:3家系  加性QTL  上位性QTL

QTLs Mapping and Epistasis Analysis for the Number of Tillers and Spike Number per Plant in Wheat
YANG Lin,SHAO Hui,WU Qing xi,YU Jing,RAN Cong fu,LI Li qun,LI Xue jun.QTLs Mapping and Epistasis Analysis for the Number of Tillers and Spike Number per Plant in Wheat[J].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2013,33(5):875-882.
Authors:YANG Lin  SHAO Hui  WU Qing xi  YU Jing  RAN Cong fu  LI Li qun  LI Xue jun
Abstract:
Keywords: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    Tiller    F2:3  family    Additive QTL    Epistasis QTL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