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桃蚜取食抗、感辣椒品种的茉莉酸途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税军,刘小强,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姚晓文,乔阳,毛立杰,陈银华.桃蚜取食抗、感辣椒品种的茉莉酸途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3(4):774-784.
作者姓名:税军  刘小强  陈青  梁晓  伍春玲  刘迎  姚晓文  乔阳  毛立杰  陈银华
作者单位:1.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摘    要:根据蚜口密度及取食时间效应,明确桃蚜取食前后辣椒茉莉酸(JA)合成及信号途径基因表达差异,初步阐明JA途径介导的辣椒抗蚜性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抗蚜辣椒品种猪大肠(ZDC)和感蚜辣椒品种大羊角椒(DYJJ)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与植物防御相关的JA合成途径基因(LOX2、AOS、AOC和OPR3)与信号途径基因(COI1和JAR1)在桃蚜不同蚜口密度(20、30、40、50、60蚜/叶)及取食不同时间(6、12、24、48、72 h)后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蚜口密度和取食为害时间下,JA合成途径的4个基因在ZDC中表达量总体上显著高于DYJJ,而信号途径2个基因表达量总体上显著低于DYJJ。在桃蚜较低为害水平状态下,抗、感辣椒品种之间表达量差异显著,且在部分相同蚜口密度下部分基因表达量峰值和低谷出现时间基本一致。较高水平的为害情况下,抗、感辣椒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性下降。以上结果表明,JA合成及信号途径AOS、AOC及JAR1基因可能具有作为鉴定评价辣椒抗蚜性水平的分子指标的潜力,可为将来辣椒抗蚜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桃蚜  抗、感辣椒品种  密度  取食时间  茉莉酸  合成途径  信号途径  基因表达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