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粗提物的水稻条纹病毒体外“抓帽”体系
引用本文:林文忠,吴然,金晶,丘萍,张洁,吴祖建,杜振国.基于粗提物的水稻条纹病毒体外“抓帽”体系[J].中国农业科学,2020,53(21):4440-4448.
作者姓名:林文忠  吴然  金晶  丘萍  张洁  吴祖建  杜振国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15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0165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05071)
摘    要:【背景】 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和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病毒从帽子结构下游10—20个碱基处切割寄主mRNA,以5′端切割产物(帽子序列)作为引物起始自身基因组的转录,生成含一段异源帽子序列的病毒mRNA,这一过程称为“抓帽”。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tenuivirus, RSV)是一种布尼亚病毒,其“抓帽”机制还不甚清楚。【目的】 研究RSV粗提物能否从溶液中的外源mRNA“抓帽”,以建立一种便捷的体外体系,用于解析RSV“抓帽”和转录机制。【方法】 以PEG沉淀和超速离心法粗提RSV,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质谱技术分析粗提物成分。然后取少量粗提液,加入富含珠蛋白(globin)mRNA的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rabbit reticulocyte lysate,RCL)和合适浓度的金属离子配制体外“抓帽”体系。待体外反应结束,提取体系中总RNA,以巢式RT-PCR扩增含珠蛋白-α mRNA帽子序列的RSV mRNA,并对其进行克隆,通过序列分析比较RSV体外“抓帽”与体内“抓帽”的异同。【结果】从100 g感染RSV的水稻叶片获得RSV粗提液2 mL。除RSV病毒粒子外,粗提液中还含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等多种叶绿体蛋白。取2 μL粗提液,加入4 mmol·L-1 MgCl2、2 mmol·L-1 NTP、0.8 U·μL-1 RNA酶抑制剂和8 μL RCL,配成20 μL反应体系,30℃孵育1.5 h后,巢式RT-PCR扩增到了目的条带,表明RSV粗提物能切割溶液中的珠蛋白-α mRNA,并利用其帽子序列合成自身mRNA。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帽子结构类似物m7G(5′)ppp(5′)G后进行相同反应,目的条带变淡,且变淡程度与所加入m7G(5′)ppp(5′)G的浓度成正比,表明识别帽子结构是RSV从溶液中切割利用珠蛋白-α mRNA的前提。对巢式RT-PCR产物克隆和测序后分析发现,与在体内的情况类似,RSV从帽子结构下游的A或C处切割珠蛋白-α mRNA,得到的帽子序列与病毒模板链3′端的U或G配对后引发转录。在利用珠蛋白-α mRNA帽子序列进行转录的过程中,RSV频繁使用引发与重配,且在合成核蛋白基因NP时比在合成主要非核蛋白基因NCP时使用该机制的频率更高。【结论】 RSV粗提物能从溶液中的mRNA“抓帽”,且在切取和利用帽子序列的方式上,其表现与细胞内的RSV无明显差别。因而,粗提物可以用来解析RSV的“抓帽”机制,甚至用于研究RSV的转录。

关 键 词:水稻条纹病毒  抓帽机制  体外转录  
收稿时间:2020-06-15

An in vitro Cap-Snatching System of Rice Stripe Tenuivirus Based on Crude Virion Preparations
LIN WenZhong,WU Ran,JIN Jing,QIU Ping,ZHANG Jie,WU ZuJian,DU ZhenGuo.An in vitro Cap-Snatching System of Rice Stripe Tenuivirus Based on Crude Virion Preparations[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20,53(21):4440-4448.
Authors:LIN WenZhong  WU Ran  JIN Jing  QIU Ping  ZHANG Jie  WU ZuJian  DU ZhenGuo
Institution:Plant Virus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Pest Control for Fujian and Taiwan Crops, Fuzhou 350002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