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苦楝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早期地理变异分析
引用本文:何霞,邓成,杨嘉麒,张登,张梦洁,廖柏勇,王芳,陈晓阳.苦楝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早期地理变异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40(7):45-54.
作者姓名:何霞  邓成  杨嘉麒  张登  张梦洁  廖柏勇  王芳  陈晓阳
作者单位: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1KJCX002
摘    要:目的研究苦楝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分析其气候生态学基础,为苦楝种子调拨提供理论依据,为广东省营造苦楝速生用材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15个省(自治区)的62个种源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干型、冠幅等6个性状进行观测统计,采用SPSS 20.0、SAS 9.0、Surfer 13.0与EXCEL 2011等数据分析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与趋势面分析。结果大部分苦楝种源在四会试验点的生长表现较好,且各性状在种源内及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冠幅的变幅最大,优劣单株相差23倍,在主要性状树高与胸径的表现上也分别相差8倍与12倍。苦楝的地理变异受纬度、经度和海拔的多重控制,以纬向变异为主,并具有一定的气候生态学基础,温度是制约苦楝生长的主导因子,光照、降水、气压等气候因子对苦楝各性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聚类分析将62个种源分为5类,类别之间差异明显,类别之中符合物候区划。结论苦楝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苦楝的生长量变大,形质表现变佳,随着海拔上升,保存率下降。气候生态学基础则表现为来自极端气温与气压温和、温度高、降水多的种源更具生长优势。纬度是引起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纬向变异这一模式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这一规律密切相关。本研究后续将对四会种源试验林进行长期跟踪观测,并辅以分子遗传学分析,更全面探索苦楝地理变异规律。 

关 键 词:苦楝    种源    地理变异
收稿时间:2017-09-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