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淀湖综合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季高华,张军毅,王丽卿,张瑞雷,范志锋.大淀湖综合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20(4):525-533.
作者姓名:季高华  张军毅  王丽卿  张瑞雷  范志锋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支撑计划(08DZ1203103);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1)
摘    要:大淀湖于2005、2006年进行了清淤改造并采取了水体生态恢复措施。为评价水体生态整治效果,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大淀湖综合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状况进行了逐月采样监测。结果共发现浮游动物72属149种,其中原生动物45属80种、轮虫20属61种、枝角类5属6种、桡足类2属2种。原生动物中优势属种为变形虫(Amoeba sp.)、球形砂壳虫(Difflugia globulosa)等,轮虫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tylata)等,各季优势种组成不同。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和密度为9.48 mg/L和12.15*104 ind/L,春季最高, 达10.51 mg/L和13.10*104 ind/L。生物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以原生动物最高(98.02%,83.55%),其次是轮虫(1.99%,12.79%),枝角类和桡足类很少,桡足类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仅9.5 ind/L和0.11 mg/L,枝角类仅0.32 ind/L、0.01 mg/L。年均Shannon-Weiner指数轮虫为2.30,原生动物为1.91,枝角类和桡足类都小于0.5。枝角类和桡足类在浮游动物群落密度和生物量组成中所占比例非常低,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很低,这是大淀湖生态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尽管调查期间水质为Ⅲ~Ⅵ类水,但从浮游动物生物量来看,水体属富营养型;从多样性指数来看属α-β中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与叶绿素a浓度、硝态氮相关性显著。

关 键 词:大淀湖    生态恢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广义加性模型

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zooplankton aft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Lake Dadianhu, Shanghai
JI Gao-hu,ZHANG Jun-yi,WANG Li-qing,ZHANG Rui-lei and FAN Zhi-feng.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zooplankton aft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Lake Dadianhu, Shanghai[J].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2011,20(4):525-533.
Authors:JI Gao-hu  ZHANG Jun-yi  WANG Li-qing  ZHANG Rui-lei and FAN Zhi-feng
Abstract:
Keywords:Lake Dadianhu  ecological restoratio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