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细菌型”pepc2基因反向表达载体构建及在莱茵衣藻中的表达
引用本文:田琪琳,施定基,贾晓会,米华玲,黄希文,何培民.“细菌型”pepc2基因反向表达载体构建及在莱茵衣藻中的表达[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5):665-671.
作者姓名:田琪琳  施定基  贾晓会  米华玲  黄希文  何培民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6440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2391901700)
摘    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 EC 4.1.1.31)在植物碳代谢中处于代谢纽的关键位置,是调节细胞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的关键酶,通过抑制pepc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细胞的含油率。通过克隆莱茵衣藻“细菌型”pepc2/基因的部分序列(简称Crpepc2)和莱茵衣藻融合启动子Hsp70A RBCS2(简称HR),将HR和Crpepc2片段插入pSP124s中,获得Crpepc2反向表达的莱茵衣藻高效表达载体pSP124s-HR-reve-Crpepc2-。利用基因枪将pSP24s和pSP124s-HR-reve-Crpepc2分别转入莱茵衣藻cc 503藻株,得到空质粒型和反向型突变藻株。利用qPCR检测莱茵衣藻野生型、空质粒型和反向型藻株“细菌型”pepc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空质粒的导入对莱茵衣藻pepc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影响很小,为野生型的92.95%;而反向型pepc2/基因的导入明显降低了莱茵衣藻pepc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仅为野生型的2.94%。该结果一方面说明我们建立了利用qPCR快速检测莱茵衣藻pepc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证明利用Crpepc2反向表达的方法(即“反向载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莱茵衣藻pepc2/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筛选稳定的含油量高的藻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莱茵衣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qPCR  反向载体技术  生物柴油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