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培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的酸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谢军,梁丰,姜冠杰,张新平,甘雅芬,张嵚.不同培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的酸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0,42(3):626-632.
作者姓名:谢军  梁丰  姜冠杰  张新平  甘雅芬  张嵚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科技厅青年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摘    要:【目的】以江西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不同培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酸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深化对红壤性水稻土酸度变化特征的认知。【方法】选择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红花草(NPK+GM)、化肥+红花草+秸秆(NPK+GM+S)和化肥+红花草+猪粪(NPK+GM+M)5个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明确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酸度特征以及影响土壤酸度变化的因素。【结果】与CK相比,NPK、NPK+GM+S和NPK+GM+M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pH均增加0.38个单位左右,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NPK、NPK+GM+S和NPK+GM+M 3个处理均显著降低了交换性酸含量,最大降幅达49.5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CEC%和TP分别能解释pH变化的5.6%和4.7%(P0.05);BS%和CEC分别能解释交换性酸变化的99.1%和0.8%(P0.05)。【结论】合理施用化肥、化肥配施红花草和早稻秸秆、化肥配施红花草和猪粪等培肥模式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并降低交换性酸含量;CEC、BS%、TP和TN是红壤性水稻土酸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南方红壤区水稻生产实践中施用氮磷钾肥时,其中的磷肥尽量选择钙镁磷肥,且在施化肥的同时配施红花草和水稻秸秆(猪粪)。

关 键 词:不同培肥模式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酸度变化  影响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