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徐鹏,陶大云,胡凤益,李静,周家武,杨友琼,邓先能.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3,25(3).
作者姓名:徐鹏  陶大云  胡凤益  李静  周家武  杨友琼  邓先能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云南,昆明,650205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西非稻作发展协会(WARDA)项目 
摘    要: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及利用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的最大生殖障碍,为克服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障碍以充分、合理利用非洲栽培稻的有利基因,1999年至2001年在海南三亚用9个粳型亚洲栽培稻品种与2个非洲栽培稻品种杂交的17个F1组合,及与相应亚洲栽培稻回交的BC1F1为基本材料研究表明,F1所有组合均高度不育,回交一代花粉育性也很低,为0%~5.75%;在群体较大的BC1F1组合IRGC 102203/IRAT 216∥IRAT 216中选育性最高的1株(32.10%)自交得76株BC1F2,平均花粉育性为89.2%,之后种成76个BC1F3株系,每株系随机取1株自交至BC1F5,BC1F5的花粉及小穗育性基本正常,再随机取23个株系与IRAT 216测交,BC2F1的花粉和小穗育性均表现为半不育.说明这23个株系均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亲本IRGC 102203的不育基因,不育基因同时作用于雄配子和雌配子,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主要表现为"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不育",经一代的选择和淘汰,育性基本恢复正常.大规模的回交转育育性基因及回交高世代QTL分析(AB-QTL)以更好地研究杂种不育的遗传规律及克服对策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关 键 词: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  种间杂种  不育

PRELIMINARY STUDIES 0N STERILITY IN INTERSPECIFIC HYBRIDS BETWEEN ORYZA SATIVA L. AND O. GLABERRIMA STEUD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