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水氮处理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引用本文:商美新,房增国,梁斌,王萌,李俊良.不同水氮处理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34(6).
作者姓名:商美新  房增国  梁斌  王萌  李俊良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产业创新团队栽培与土肥岗位项目
摘    要:为了探明不同水氮处理对设施膜下滴灌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3个灌水处理(450,900,1 350 m~3/hm~2)和3个氮处理(150,225,300 kg/hm~2)共计9个水氮组合处理,分别于收获期测定马铃薯产量、商品性、维生素C、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及各生育期不同土层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及商品率均随着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呈现抛物线趋势变化,在施氮量为225 kg/hm~2,灌水量900 m~3/hm~2时达到最大,分别为35 299.9 kg/hm~2和77.9%。在相同灌水量下,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及块茎吸氮量明显增加,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硝酸盐含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同时,可溶性蛋白、块茎吸氮量和氮收获指数呈抛物线变化趋势,且各灌水处理间差异显著。马铃薯各生育期各处理硝态氮含量均为表层土(0~20 cm)最高,且在0~100 cm剖面呈降低趋势,马铃薯苗期及块茎形成期是NO_3~--N向土壤下层移动的主要时期。因此,在设施覆膜滴灌马铃薯种植施氮量应控制在225 kg/hm~2,灌水量900 m~3/hm~2为宜。

关 键 词:马铃薯  滴灌  产量  品质  硝态氮运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