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植密度对‘云荞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春花,王艳青,卢文洁,王莉花.种植密度对‘云荞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128-131.
作者姓名:李春花  王艳青  卢文洁  王莉花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荞麦病虫草害防控岗位”(CARS-08-C-2);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稻类、普通菜豆、荞麦地方品种的高效利用研究”(2012CH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米苦荞易脱壳性的遗传特性和分子标记研究”(31460379)。
摘    要:晚播条件下为了实现‘云荞1号’的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云荞1号’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密度(70万株/hm2、95万株/hm2、120万株/hm2、145万株/hm2),研究了苦荞晚播条件下,密度对苦荞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株高、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等植物学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产量有显著差异;在1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2424.17 kg/hm2。晚播的‘云荞1号’在云南秋播区最适宜的播种密度是145万株/hm2。

关 键 词:‘云荞1号’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相关性状
收稿时间:2014/8/22 0:00:00
修稿时间:2015/3/1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