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25年来典型红壤区土壤pH变化特征——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
引用本文:张忠启,茆 彭,于东升,徐 莉.近25年来典型红壤区土壤pH变化特征——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J].土壤学报,2018,55(6):1545-1553.
作者姓名:张忠启  茆 彭  于东升  徐 莉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13,41571206)和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Y20160008)
摘    要:近些年中国南方红壤区土壤酸化问题的受关注程度有所下降,但酸化一直是红壤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查明土壤pH时空演变特征对该地区制定合理高效的农业和环境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西省余江县1982年和2007年的土壤采样数据,分析了全县两个采样时期的土壤pH空间分布格局及近25年来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余江县土壤pH已由1982年的5.66,降至2007年的4.74。从土壤类型来看,潮土的pH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02,水稻土和红壤的下降幅度较为接近,分别为0.89和0.88;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林地和水田pH降幅分别为1.00和0.92,旱地降幅为0.82。从全县范围来看,绝大部分地区土壤pH出现大幅下降,中北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下降幅度较突出;相对于1982年,2007年土壤pH降幅分别以0.8~1.2和0.4~0.8区间为主,分别占全县面积的73.82%和15.46%;全县土壤1982年以微酸等级为主,而2007年除全县近13.0%的区域土壤已成为强酸土壤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土壤也已接近强酸等级。可见,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近25年间,余江全县及各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pH大幅下降,土壤酸化形势严峻,亟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关 键 词:土壤pH  时空变异  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  红壤区
收稿时间:2018/3/26 0:00:00
修稿时间:2018/7/2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