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马祥华,焦菊英,温仲明,白文娟,焦峰.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7-21.
作者姓名:马祥华  焦菊英  温仲明  白文娟  焦峰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7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B22012900)
摘    要:以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延安燕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物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土壤含水量,草地>灌木地>乔木地,自然恢复>自然+人工恢复,随着退耕年限的不断增长,上层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下层不断降低,随土层不断加深,其含量逐步趋于稳定;对于0~60 cm土壤平均容重及孔隙度,以灌木地土壤容重相对较大,孔隙度相对较小,乔木地的容重及孔隙度的变化与灌木地相反,并且随着退耕年限的不断延长,土壤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加,但是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容重及其孔隙度变化不大;对于0~60 cm土层>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自然恢复>自然+人工恢复,随着恢复年限的不断增长,其含量不断增加,而不同植被类型作用下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其含量在不同土层变化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对退耕地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土壤环境特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关 键 词: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地  植被恢复  土壤物理特性
文章编号:1005-3409(2005)01-0017-05
修稿时间:2004年10月8日

The Changes of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Abandoned Lands Dur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