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西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形态
引用本文:吴先亮,黄先飞,李朝婵,胡继伟,唐凤华,张泽东.黔西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形态[J].水土保持研究,2018(6).
作者姓名:吴先亮  黄先飞  李朝婵  胡继伟  唐凤华  张泽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摘    要:为研究黔西煤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潜在生态环境危害,分别在黔西煤矿区及非矿区进行了土壤样品采集,分析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Hg,Cd,As,Pb,Cr,Zn,Ni)污染水平,并采用了改进的Tessier法对重金属形态进行分析,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改性灰色聚类法进行了重金属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煤矿区Hg,Cd,As,Cr,Zn及Ni平均值含量分别是贵州省背景值的3.37,1.11,1.50,1.63,1.23,1.73倍;非煤矿区As和Hg平均值含量分别是贵州省背景值的2.37,1.83倍。煤矿区受Hg及Cd污染较严重,而非煤矿区Hg和As污染也较为严重。研究区除3号样点外,其他样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Hg,Cd及As为研究区污染贡献最大的3个因素,这与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研究区Cr,Cu及Zn以残渣态为主,稳定性较高,对环境影响最低;Cd及Pb非残渣态比例较高,对环境潜在危害较大,应当高度重视研究区Cd及Pb污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