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9-2015年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
引用本文:陈先鹏,方恺,吴次芳,王田雨,龙吟.2009-2015年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3):291-296,306.
作者姓名:陈先鹏  方恺  吴次芳  王田雨  龙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 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日本东京大学 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 千叶 柏市 277-856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课题(XDA20040400)
摘    要:目的]研究2009—2015年中国及其31个省(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为优化和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利用粮食供需平衡法和生态足迹法,分析耕地资源的供需盈亏和生态盈亏,并结合耕地保护红线和行星边界框架,探讨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安全区间。结果]从粮食供需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省际差异明显,盈余省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东南沿海省份赤字系数较高;从生态足迹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总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系数较高的省份主要位于中东部人口集聚和经济发达地区及西北地区,少数盈余省份分布在南部和西南地区;行星边界框架提出的耕地转化率不超过15%,具有一定合理性。结合耕地保护红线讨论中国耕地规模的安全区间,认为1.20×108~1.44×108 hm2是相对合理的设定。结论]今后在完善区域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关注耕地规模区间的设定和变动,遵循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协调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关 键 词: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粮食供需平衡  生态足迹  行星边界  耕地利用
收稿时间:2019/3/27 0:00:00
修稿时间:2019/4/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