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0—2020年福建省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
引用本文:施琪,王文烂.1980—2020年福建省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4,44(1):293-302,313.
作者姓名:施琪  王文烂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自然资源部 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1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项目“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化建设的分类及动因研究”(KY-030000-04-2023-013)
摘    要:目的] 以县域为单位对1980-2020年福建省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揭示福建省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分布、迁移规律和集聚特征,以期为福建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福建省1980,1990,2000,201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福建省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①福建省耕地资源主要呈带状分布于东南沿海,且耕地面积随时间推移逐年减少。②福建省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地域差异性显著,耕地非农化程度不断加剧,由东南沿海地区逐步向全省范围扩散。耕地非农化高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地区,以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类型。③福建省耕地非农化重心偏离于几何中心,其分布具有非均衡性。耕地非农化重心主要位于该省几何中心东南方向,沿先西南后东南再西北的路径转移。福建省东南部地区的耕地非农化程度仍高于西北部地区,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的总体趋势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迁移。④福建省耕地非农化呈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程度加深。"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变化对福建省耕地非农化空间自相关关系的格局演变起主导作用,"高-高"集聚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转移,"低-低"集聚数量减少。结论] 福建省耕地非农化程度不断加深,空间聚集度加强及耕地非农化重心逐渐向西北地区移动。为确保粮食安全,兼顾经济发展,应采取合理措施保护耕地,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耕地非农化  重心模型  空间自相关  时空演变  福建省
收稿时间:2023/6/20 0:00:00
修稿时间:2023/7/25 0:00:00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Non- agriculturali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0
Shi Qi,Wang Wenlan.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Non- agriculturali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0[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4,44(1):293-302,313.
Authors:Shi Qi  Wang Wenlan
Institutio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 Monitoring and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of Ecological Fragile Zone in Southeast China,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Fuzhou, Fujian 35000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non-agricultura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center of gravity mode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Fujian Province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