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建设用地海绵化程度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引用本文:陈前虎,李玉莲,黄初冬,王贤萍.城市建设用地海绵化程度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4):1-8.
作者姓名:陈前虎  李玉莲  黄初冬  王贤萍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研究"(16ZDA018)
摘    要:目的]探究海绵化程度与地表径流水质的关系,为缓解当前地表径流污染的海绵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嘉兴市为例,选取20个不同海绵化程度的项目为研究单元,建立可表征海绵设施类型、数量和布局等海绵化程度的指标,并采用冗余分析、偏最小二乘法、Origin拟合方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样本中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区域的水质均未满足地表水Ⅳ类及污水排放二级标准;已改造建设用地水质普遍优于未改造建设用地。②绿地和有效不透水下垫面(effective impervious area, EIA)比例是影响径流水质的关键因素,其中悬浮物(SS),生化需氧量(BOD_5)和化学需氧量(COD)是主要受影响指标。③为使径流水质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不同海绵化程度下的用地需要管控的指标阈值有差异。结论] EIA≈0时,绿地比例应不低于31%;EIA=0.04(TIA)~(1.7)时其中TIA(total impervious area)为总不透水下垫面]绿地比例应不低于38.5%;EIA=TIA时,绿地比例应不低于47%;若维持现行的城市绿地比例(约为35%)建设标准,EIA比例应不超过9%。

关 键 词:海绵化程度  径流水质  有效不透水下垫面  冗余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收稿时间:2019/1/4 0:00:00
修稿时间:2019/1/2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