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期秸秆配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房静静  丁维婷  武雪萍  李晓秀  姜宇  张继宗  刘晓彤  奚雅静  郑凤君  张孟妮  米刚  马献发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国家土壤质量爱辉观测试验站,黑龙江 黑河 1643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408、2016YFD03008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22B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9033)。
摘    要:以40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暗棕壤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探讨长期施用秸秆条件下土壤肥力演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NP)、秸秆配施化肥(S+NP)、秸秆配施1/2化肥(S+1/2NP)、秸秆配施1/4化肥(S+1/4NP),其中秸秆为隔年麦秸还田,用量为3 000 kg/hm~2,化肥N、P用量为N 150 kg/hm~2、P_2O_5 150 kg/hm~2。结果表明:1)与NP处理相比,秸秆配施化肥处理(S+NP)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效磷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S+1/2NP和S+1/4NP处理0~20 cm土壤中碳氮磷含量均低于S+NP处理,而对于20~40、40~60 cm土层养分含量差异表现不一致。2)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各施肥处理综合表现为:S+NPNPS+1/2NPS+1/4NP,即以S+NP处理春小麦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延伸率和拉伸面积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各处理,结果表明:S+NP处理(即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N 150 kg/hm~2、P_2O_5 150 kg/hm~2)相对其他处理,其保障小麦产量和提升(或维持)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

关 键 词:长期秸秆还田;暗棕壤;土壤养分;小麦产量;籽粒品质
收稿时间:2020-04-1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