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苏淮南麦区小麦品种用于粮饲兼用生产系统的表现
引用本文:王书文,姚国才,王艳平,姚金保,杨学明.江苏淮南麦区小麦品种用于粮饲兼用生产系统的表现[J].江苏农业科学,2002(4):13-15,16.
作者姓名:王书文  姚国才  王艳平  姚金保  杨学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 ( 2 0 0 1-10 2 -2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 (BE2 0 0 130 8)
摘    要:通过小麦拔节后的割青,研究了江苏淮南麦区育砀扬麦158、ND35/R18和ND36/R9034等3个小麦品种(组合)用于粮饲兼用生产系统的表现。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鲜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再生能力等饲用性能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蛋白含量变幅为18.0%-22.7%,冬季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1012.8-1248.1kg/667m^2,春季第二次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295.7-705.1kg/667m^2,1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48.7%-62.6%,2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18.9%-25.0%。扬麦158粮饲兼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粮饲兼用生产系统在进入越冬期前即开始拔节,茎蘖冻害严重,须在拔节后割青。不宜冬春2次割青,可通过增大播种密度减轻冬季1次割青对籽粒产量的不利影响。

关 键 词:江苏  淮南麦区  小麦品种  生产系统  粮饲兼用品种
文章编号:1002-1302(2002)04-0013-03

Performance of local wheat varieties used in grain and forage dual purpose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area south of Huaihe River of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