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秸秆碳形态对植烟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快速提升效应
引用本文:何京,董建新,丛萍,宋文静,马晓刚,管恩森,王大海.玉米秸秆碳形态对植烟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快速提升效应[J].华北农学报,2022,37(2):132-141.
作者姓名:何京  董建新  丛萍  宋文静  马晓刚  管恩森  王大海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烟草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 烟草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1,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61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重点科技项目
摘    要:为探究不同玉米秸秆碳形态的增碳培肥效果,在烟田上建立原位土柱培养试验,分析不添加秸秆碳(CK)、添加常规秸秆(RS)、腐熟秸秆(DS)以及秸秆生物炭(BC)4个处理下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3种秸秆碳形态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常规秸秆和腐熟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秸秆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颗粒有机碳(POC)含量(42.40%)。3种秸秆碳形态均提升微生物量碳/有机碳,这表明了秸秆碳投入可促进土壤有机碳周转。采用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分析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常规秸秆、腐熟秸秆处理增加了土壤烷氧碳(O-Alkyl-C)和羰基碳(Carbonyl-C)(易降解碳组分),而秸秆生物炭则增加了烷基碳(Alkyl-C)(难降解碳组分)、烷基碳/烷氧碳(A/O-A)和疏水碳/亲水碳(Hydrophobic-C/Hydrophilic-C)。不同形态的秸秆碳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具有差异性,秸秆生物炭处理显...

关 键 词:秸秆碳形态  有机碳  土壤肥力  植烟土壤

Rapid Improvement of Maize Straw Carbon Form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Comprehensive Fertility in Tobacco Planting Soil
HE Jing,DONG Jianxin,CONG Ping,SONG Wenjing,MA Xiaogang,GUAN Ensen,WANG Dahai.Rapid Improvement of Maize Straw Carbon Form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Comprehensive Fertility in Tobacco Planting Soil[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2022,37(2):132-141.
Authors:HE Jing  DONG Jianxin  CONG Ping  SONG Wenjing  MA Xiaogang  GUAN Ensen  WANG Dah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